學習更聽從

經文:撒上十六1-13

撒母耳在舊約中可算是著名的人物,他從小到大與神的關係都非常親密,神常常對他說話;他的特點是聽從神。撒母耳聽從神的吩咐膏立大衞,那時他作先知已有一段長時間了,他這次的經歷值得我們深思。「撒母耳就聽從神的話去行了。」(4節)細心想想,聽見神的話就去行並不容易。我們讀經、聽道後是否像撒母耳,能按照所領受的實行出來?理論上我們知道應要實行,但實際上當要實行時,我們往往會有許多理由和看法,內心出現許多不同的較量,這情況同樣發生在先知撒母耳身上。

有人說新約比舊約難讀,有人說相反。一般而言,新約較精簡,將原則說明;舊約記載許多人物、事件,年代、背景與現代不同,感覺上距離較遠,但他們活生生的經歷許多是我們行天路的鑑戒和實際的參考。我們不要以為舊約人物的經歷與我們距離很遠,甚至覺得只有他們能做到,現在的人做不到。我們應該要有這樣的認定:這些記載目的是要讓我們從中認識他們是能夠的,只要我們願意相信、跟隨,我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做得到。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耶西共有七個兒子,神差撒母耳去膏其中一個作王,但沒有告訴他膏誰。耶西的兒子們照父親的安排參加筵席(5-6節),撒母耳於是就憑自己的經驗來判斷,認定耶西的大兒子以利押就是神所要的受膏者;因為他是掃羅王的大將,身材又高大。撒母耳憑外貌揀選一國之君似乎合理,若選一個軟弱無力、沒有神采的人做君王,絕不適宜;現代人的標準也相似,人都覺得外貌重要。

平時我們面對一些事情、環境和人,都會分析後才作決定。今天我們雖不用選君王,但我們要找出在這事背後神揀選人的原則。神每次教導人時,都會清楚說明原則,這次也不例外。神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身材高大」(7節)。我們不要因此就以為神所選的都是軟弱、粗俗的,這裡只是說外貌和身材都不是選王的原則和標準,神不是看這些。其實救恩也是不分種族國界,人人都可以白白來得的;但那些聰明和有學問的人通常比較難接受耶穌,因為他們很多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因此,聖經記載那些在人看來軟弱、沒有能力、愚拙的,反而先得到救恩。

神揀選王的原則是甚麼?就是:「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7節)世界的價值觀在不斷地影響我們,許多事物都講求外表,也以此來分高低。不過耶和華是看人內心,內心是指人內裡的性情、性格和心思意念,這些人心裡藏著的都不容易顯露出來。人會刻意隱藏自己不太理想的部份,所以人喜歡化粧、整容、健身等。撒母耳之前揀選掃羅王都是因為他的外表,所以今次他同樣以這標準來選。神厭棄掃羅作王,是因為他不順從和不聽命;同樣耶西的長子以利押,因為內心不正而不被揀選(這從撒上第十七章可知一二),那裡記載耶西叫大衞帶食物給在戰場上的以利押,向他問好並向他要一封信。大衞找到以利押時,以利押堂堂一名大將,但對來關心他的弟弟竟出言不遜,他的話正顯出他內心的惡。我們要提醒自己對別人不了解時,不要急於評論。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謙卑在神面前,求祂光照內心,使我們知道自己的情況。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這句話使我們想到人的限制。我們對別人的認識很表面,因此不要驕傲和自負,以為自己的判斷準確。撒母耳說的話沒有落空,句句都實現,所以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耶和華一位很有份量的先知。但無論有多少經驗、能力,神都要人認識和留意自己的內心。撒母耳放下自己的看法,轉而尋求神的指示,這實在是他難能可貴之處。在信仰上我們起初甚麼也不懂,就樂意接受人的指導和幫助。時間久了,認識多一點後,很容易就會自恃;但撒母耳到成熟時,仍謙卑學習聽從。

效法撒母耳,學習更聽從神

耶西的兒子一個一個在撒母耳面前走過,時間拖長,選擇減少時,人的信心就會開始動搖。撒母耳見眼下的全都不是耶和華所揀選的,他不但沒有懷疑神;相反他更深信神所說的不會落空,神既然吩咐他膏立耶西的一個兒子為王,事情必定成就。於是他問耶西:「你的兒子都在這裡嗎?」(8-11節)耶西設宴款待撒母耳,眾子都出席,這是隆重的事;但大衞竟不在場,可見大衞在家中是不被重視的。大衞常常自己一個在外生活,與神有美好相交,寫下了許多詩篇。耶西聽見撒母耳的詢問後,就打發人叫大衞回來(12節);經文形容他面色光紅,雙目清秀,容貌俊美。如果我們這樣想:只剩下這個,而且容貌不俗,一定是他了;這就表示我們仍然是憑推斷來定準,那麼就前功盡廢了。「這就是他,你起來膏他。」(12節)這節經文提醒我們,神還沒指示我們,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擅自行動,這是對神應有的態度。我們的經驗和看法,都不能取代神清楚的指示。撒母耳尚且要等候神的指示,學習順從,更何況我們?

撒母耳記十五章記載神吩咐撒母耳叫掃羅殺盡所有亞瑪力人,但掃羅卻留下肥美的牛羊,更推卸給百姓說是他們要留下牛羊來獻祭的。明顯地,掃羅是選擇性地聽從神,憑自己的判斷來否定神的吩咐,似乎他自己的智慧、經驗比神的話有更高的權威。這或許也是許多基督徒的情況,對神的話敷衍了事,沒有完全聽從,或借意用別的方法來代替順從,這是很嚴重的罪。撒母耳面對這事他宣告:「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聽命和順從,簡單來說就是聽從。神吩咐人獻祭,但更喜歡人聽從(不是選擇性地聽從)。掃羅看獻祭比討伐亞瑪力人的罪更重要,沒有照神的吩咐行,結果神棄掉他,我們會否也是聽而不從?

撒母耳對掃羅的話,是針對掃羅,但也是對我們說的。「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撒上十五23)上一句將聽命、順從與獻祭比較,這句則將悖逆、頑梗等同行邪術、拜偶像。當時行邪術和拜偶像的罪非常嚴重,可以按照律法把那人處死;而悖逆和頑梗是與它們等同的,即是同等的嚴重。我們有時會將罪美化,將頑梗說成堅持;神說這樣好,但你說那樣更好,這其實是驕傲。我們若輕看神的話,不但必惹動神的怒氣,更會使我們不能認真聽從神的話,遵行神的話。有時我們只是「神叫我做我就做」,其實是死守規條。靠自己是守不了的,歷代以色列人都證實這點。有時我們守神的誡命是本末倒置的,例如孝敬父母,是為了長壽和得福,不是真心孝敬,目的是為自己利益。所以,耶穌來是要解決人生命的問題,要帶來生命根本的改變;生命不改變,無論如何在外表行為上堆砌也是徒然,只有使人變得越來越虛偽。

撒母耳完成任務,學會更聽從神。每天神都會給我們任務,不是要我們做甚麼,而是要我們改變。如果內心有問題,縱然做出來似模似樣,也不是神所要的。若有人說我們想為神做點事,倒不如先被神在你身上做工。在你心裡,有沒有一些事情,是你仍堅持,而不想神干涉的?這也許就是令你屬靈生命無法成熟的障礙,你一天不放下,損失的仍然是你自己。

此外,撒母耳的靈性美好,到他年老時仍然謙卑學習聽從神;並且他教導人聽從,他自己也做得到。他不倚仗自己的經驗、看法;願意放下自己,等候神的話語和指示。撒母耳是先知,也是士師,人生閱歷豐富,但他在神面前始終如一地聽從而不自恃。人天然的本性是越老越頑固,隨著時間過去,年紀日長,你的經驗和閱歷會不會成為你聽從神吩咐的最大障礙?

靠主生命的大能,解決內在的問題

以前學校講求德智體群美,現在小學提倡德智健勤美;即一直以來都以德行為首要,但現實是怎樣?有研究指出,兩歲就曉得說謊的小朋友較聰明,有些人就將說謊變成很正面的事。腦筋靈活,內心黑暗豈不是禍患?人一開始就有逃避面對自己問題的傾向,亞當犯罪推卸給夏娃;掃羅不聽從神也將責任推卸給手下、百姓。人避開內在問題的核心,反而只是不斷在外面堆砌,目的只是為使自己在人眼中更有價值,掩飾自己內在生命的問題。這段經文的重點是神教導我們除了要認識自己外,還要看重神所看重的。神已經將祂所看重的、看為有價值的告訴你了,你應好好地去規劃和經營你的人生。與其在外表上堆砌,不如直接求主光照和指示,讓你知道內在生命需要對付的地方。

主耶穌曾說:「我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許多人誤解了主耶穌的話,將它變成得豐盛的生活。因此,有些見證是信主前經歷生意失敗,但信主後即轉危為安;有些是信主前患不治之症,信主後康復;也有些是信主前家庭不和,信主後與家人和好……這些都是好的,但最重要的是信主得生命,而且是豐盛的生命,是內在的。如果沒有得生命,縱然環境改變,於我們仍是無益。耶穌賜給凡接待他的人有永生,這永生不但是不死,更是內在生命的變化;若永遠不死但性情依舊敗壞,只會更加痛苦,永生只會成為咒詛。

我喜歡問信徒一個問題:你喜歡做舊約時代的人,還是新約時代的人?有些人認為生活在舊約時代較好,因神清楚說出祂的要求,照著遵行就可以了。有些人則認為生活在新約時代較好,因為神是愛,即使犯罪神也赦免。新約清楚記載真理原則,視乎我們能不能掌握和研讀。如果我們明白了神的話,經過思想後決意遵行,那當然好;但如果明白了後而用自己的經驗、知識推翻神的話,這就是輕視神,是大大地得罪神。

要聽從神的吩咐常常會遇到難處,正如神叫撒母耳去膏耶西其中一個兒子作王時,撒母耳問神怎能如此行?(2節)撒母耳認為這樣去膏耶西的兒子,名不正言不順,一定會惹怒掃羅,甚至招致殺生之禍。他聽從時有思想神的吩咐,會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知道如何應對,但他沒有憑經驗、自己的看法來質疑神。他仍然一心尋求神的指示,神就像朋友一般回答他,指示他如何作,問題就得以解決了。按照神教導而行要從最基本的真理做起,漸漸多認識神,以後就很自然懂得分辨哪些是神所喜悅和不喜悅的事。神吩咐我們所做的,每事都有清楚的原則;只要我們能掌握,不論年代、種族,都可以經歷耶穌基督福音的大能在我們身上發生。不是外面改變,而是裡面有能力;這能力遠遠超過外面肉體的能力。每天耶穌基督都有不同的功課給我們,這或許是漫長的過程;神或許會將一些你不喜悅的人擺在你面前,是要你學習忍耐和愛心。盼望我們聽從神,而且能持續地「更聽從」。

講於2018年10月21日,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