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太11:1-19
施浸約翰在監裡時聽見耶穌基督的事跡,就打發人去問耶穌:「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這問題看起來有些令人不解,因為約翰很早已知道耶穌是將要來的基督,自己是祂的見證人、是先鋒;在他為耶穌施浸時,他親眼看見有聖靈降臨在祂身上,知道主就是用聖靈施浸的那位;也知道祂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他既然知道這一切,為何仍問這樣的問題?
我們信耶穌也許有許多真理的知識,但實際在環境、困境中時,這些知識不一定起到作用,主耶穌最後說了一句話:「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11:6)原來信主的人也有機會跌倒的。因為落在危險裡,人真的會跌倒。不過一些人在大困難中,會選擇藏起來,好像約拿一樣逃避神。人有時需要休息,思想一下自己的信仰。事奉很忙碌時,要靜下來想想自己在事奉誰?自己在作甚麼?不要因為事奉而迷失,變得習以為常。我們的心境有時需要提醒和調校。聖經記載那時施浸約翰快到跌倒的邊緣,他的信心也出現了危機。
主耶穌基督曾公開讚賞施浸約翰,稱他比先知大多了,明說他是自己的先鋒,更說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浸約翰的。末世有許多災難,世界都朝著聖經所預言的走向滅亡。主耶穌再來前,會出現許多困難,無論身體或各方面,我們在困難裡會不會跌倒?施浸約翰是屬靈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我們要有這個警覺,難處到來時,要怎樣預備自己?無論是甚麼光景,求神幫助我們不跌倒。從經文中我們有幾點學習。
(一)主耶穌親口說施浸約翰比先知大多了(11節),但祂又說: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婦人所生的是從屬肉體生的,凡從肉體而生的即使如何大,在屬靈領域中,最小的比他還大。約翰比先知大,又比婦人所生的大,若是直解他豈不比亞伯拉罕、摩西、大衛更大?如果這樣理解,人會問究竟施浸約翰是否在天國?若他不在天國,眾先知是否在?根據路加福音十三章28-29節眾先知都在天國裡,施浸約翰比先知大,那他就沒有理由不在天國裡了。所以我認為這句話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婦人所生的,是指肉體所生的,沒有人大過施浸約翰,是屬肉體和屬靈領域的不同。在屬神的領域裡最小的,都比屬肉體領域裡的大得多。屬世的事情無論是學位、名譽、財富…在天國裡是沒有價值的。經文所說的大多了,是指到福分和地位上。在肉體之中,以色列人以親自聽到耶穌基督的教訓為有福,主耶穌曾說他們聽到天國的比喻是眾先知想聽也聽不到的,他們能聽到,所以他們的耳是有福的。西面親眼看見主,更將主抱在懷裡,創造宇宙萬物的主竟在他手中,十分有福,他也因此安然釋懷求主接他離去。約翰的大,在於他的職分很近耶穌基督,成為主的先鋒。在地上、在肉體而言的確有福,但若不連結於永恆中,神不計算的,仍是無福、沒有價值的。我們要有這觀念,屬肉體的都會過去,包括財富、健康、職位等,這些在天國、屬靈的國度裡可說是沒有價值的。
有人對主耶穌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主耶穌答:「是,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若與馬利亞相比,乳養主的一定不及她有福,因為主在她腹中,藉她生產、乳養祂又一同與祂生活。我們現在身邊所有的事物或人都要過去,最緊要的是抓緊永恆的事物,看天國和屬靈的事更為寶貴,有這觀念,有助我們面對難處,並在我們失去一些東西時更易過渡。
(二)天國是努力進入的。約翰的信息是要人悔改,因為天國近了。這信息沒有錯,而且很清晰。信耶穌一定要悔改,信主不是看在人的分上,也不是只為不需入火湖,而是要悔改。有些人受浸是因為信主年日久了,不受浸好像講不過去。悔改的真正意思是,無論遇見甚麼難處,只要是主所喜悅的,不論犧牲多少,我也要這樣行來跟從主。經文中所說的努力,不是要我們做好行為使自己可以上天堂,這句經文有人解作:從施浸約翰直到如今,天國是猛烈地、熱切地進展的;我們要猛烈地熱切地回應,而不是如接著的經文所說,跳舞和舉哀都沒反應。真實的信耶穌,應有熱切、甚至是猛烈的表現。
有一年我參加夏令會,主題是「至死忠心」,聽見以賽亞先知因殉道而被鋸鋸死,心中很害怕。心裡突然起了偷走回家的想法,後來心中響起一句話:你信這位神是否真實的?若不要耶穌就被扔進火湖裡,我想若因此離開神,將來更可怕,於是便沒有偷走,並心裡回應主:「死就死吧!」你怎樣回應屬靈的事?你覺得神是可任由你對待,還是你願放下一切為要得著祂?難怪主耶穌曾說若有人不愛祂勝過父母等,不配作祂的門徒。信耶穌最穩陣的信,就是一切都可以損失,只要有神就可。一切都是短暫,就算是有價值,為著跟從主你都可以損失。我們要屬靈的福分,就要調校我們的心靈,究竟你要甚麼?你一生裡所追求的,是否值得?如果真的損失了,究竟你最寶貴的是甚麼?為主的緣故,你可以損失嗎?當我們的心靈做好這樣的準備,就可面對前面艱難的日子。
(三)這個世代對屬靈的事物很冷淡,沒有當有的反應。吹笛不跳舞,舉哀不捶胸。我們檢視一下平日與神的關係如何?靈命如何?禱告生活如何?有多久沒聽到神的聲音?聖靈有沒有感動你?上次向主認罪是甚麼時候?我們要常常留意自己對神的事情有沒有冷淡。約翰責備希律不應娶他哥哥的妻子,他是本於公義的立場。落到這困境,人都會有感受,若你有剛才上文所提的觀念,你就能更快離開傷痛的感受。不然,你會一直沉下去,最後甚至離開神。
約翰在困境裡(在獄中)聽見耶穌所做的,就差了兩個門徒去問耶穌他們要等的人是否祂?起初很確定主耶穌的身分,但這樣問就顯出他有疑惑了。人遇見難處時都會亂,主耶穌知道約翰的問題,就叫約翰差來的人將所聽見的告訴約翰,還加了一句:「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約翰聽見這個回覆,不知他心裡會不會問為何耶穌不來救他?會不會疑惑耶穌是不是不愛他?在困難中我們怎樣可以起來?第一,你有沒有神的話?平日有沒有讀聖經?如果還未平伏,可以找弟兄姊妹交通,但最緊要是尋求主。主與你是個人的關係,真理是真理,但是否能應用在你身上是要經過你與主的交通,才能落實神真的是這樣回應你。你要回到神面前禱告,神會回答你,你就會對這個真理落實在心靈裡,你就會降服。約翰在困境裡的呼求,他的禱告可能是正確的。約翰或會想神是公義、有憐憫、聖潔,所說的都是是的,但為何神會讓他遭遇這些事?這是出於主的嗎?
這句話也有另一意思,這事是神衡量過才發生,祂知道約翰的景況。主做一些事情時,知道人會有甚麼反應,意思是主明知你的光景,祂明白你、認識你。這需要你到神面前,與祂交通,祂會回應你,你在心靈裡就會領悟到:「神是知道你所面對的一切」。經過你同神傾心吐意又好,同神摔跤又好,在神面前禱告,你就明白,神不是不愛,而是神有祂的計劃。祂的計劃是將你放在難處中,叫你不因這事跌倒就有福了。你想一生平淡地過,還是將來能榮耀地過。神不想我們平庸一生,祂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祂要我們的將來更榮耀。因此神沒有將難處挪開,不要因為神放這些難處而跌倒,我們不跌倒就有福了。
神是滿有憐憫的,人會有軟弱,我們要懂得分辨甚麼是寶貴,是永恆的,我們有沒有一個對神的事熱切,就算失去一切也要得著的心?我們與神的交通是否活潑?在日常生活裡隨時與神有不間斷的、沒有阻隔的交通嗎?祂會感動你有正確的回應。人有軟弱,遇到難處要懂得回到神面前,或透過肢體,聖經,禱告,神會在禱告裡解答我們許多問題。祂會為我們開出路,使我們能忍受得住。求神使我們知道和明白祂的計劃,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祂的愛沒有改變。祂容許難處臨到,祂想我們更加與祂的聖潔有分,與祂的性情有分,在將來得榮耀。這是神的心意,是為父的心腸。即或現在不明,將來我們會明,這需要我們對神有信心,我們不要誤會神。
(講於2021年7月18日,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