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來13:7-9
這節經文正正描繪出我們所信的三一神的一個永恆屬性,「一樣不改變」的意思不是說耶穌的狀態一直不改變,因為我們知道祂成為肉身、降生、成長、受死、埋葬和復活等,而是指祂永恆的屬性。父神一點不改變,聖子耶穌基督,三一神的第二位,同樣一點也不改變。因為耶穌基督的完全,祂不可能進步(神學上來說),當然祂不會退步。所以我們不用擔心祂的能力會隨時間而減少,祂的慈愛,昨日、今日、直到永遠都不會變,也不會減少。除了祂的慈愛不改變外,祂其他的屬性也當然不會改變、減少,從亘到永遠都一直不改變。在現實生活中,原子鐘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不改變這概念,它幾乎沒有誤差,最新的講法是三億年才誤差一秒。但比起主,無論是三億年,三億億年……也不會有任何的誤差和改變。這就是我們的耶穌基督那種完全不改變的穩定性。希伯來書的作者說到「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時,特別用到「耶穌基督」四個字,不是說神是不變的,而是強調這位既是「耶穌」也是「基督」的主是不變的。耶穌的名字意思是拯救,祂將人從罪惡裡拯救出來(太1:21)。昔日祂尋找到井旁打水的撒瑪利亞婦人,樂意與罪人、稅吏同枱吃飯,祂也應許與祂同釘十字架的強盜進入永生,今日仍將我們從罪惡裡拯救出來。我們幾時呼救祂,求祂赦免我們的罪,祂就幾時施行拯救。
基督的意思是受膏者,即被膏立的一位。這名字有三方面:舊約裡的先知、祭司和君王,都是被膏立的。先知將神的話宣告出來,將神的心意告訴人,耶穌在世上時將神的心意清楚地講給祂的百姓,引導人明白神的話,祂不改變,祂的話也不改變:「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可13:31)祭司是人和神中間的中保,惟有透過耶穌基督,我們才能與神結連,祂是神和人中間惟一的中保。君王是指祂有權柄治理祂的百姓,祂的國不在地上,人雖然不承認,卻不能否認、推翻基督的權柄。到祂再來時,祂就施行祂的權柄,將所有不信服的人扔進地獄裡去。
有了以上的認識,引申下去今日我們怎樣去踐行信仰?主不改變,我們又怎樣不改變?(7節)作者提醒我們以前有一班人傳神的道給我們,要效法他們的信心,跟從耶穌基督,他們的信心怎樣帶他們跟從主,我們要如他們一樣跟從主。如果耶穌基督不改變,祂昔日怎樣配得人跟從,祂今日同樣配得人這樣跟從。主不改變,祂曾經是那樣配得、得著人那樣跟從,今日同樣值得人這樣去跟從。這樣去跟從是說,要留意他們行事為人的結局,新譯本是「觀察他們一生的成果」,呂振中譯本是「要留心去看看他們行事為人的結 局」。我們驟眼看經文,一般都會想象一班屬靈的偉人,很風光回天家見主,但細心再看他們行事為人的結局,在人眼中不一定是好的事。那時傳道給希伯來書的信徒的是使徒、使徒的弟子,這班人的下場是怎樣的?在人眼中,他們大多數沒有好下場,都是殉道的。有許多屬神的人憑信心成就了許多大事,但到十一章的末段,記載了一批人他們被囚禁,不肯苟且得釋放,他們為主的緣故,被捆鎖,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作者勸勉信主的人,我們要效法他們這樣跟從主。在信仰上只要苟且就可以很輕鬆,但這班人為何不願意這樣?我可以肯定的是耶穌基督對他們一定很寶貴。耶穌基督的同在,使他們寧願受捆鎖,被監禁也要堅守信仰。也因著耶穌基督陪伴和安慰,成為那班漂流無定的人心裡最大的力量,主的寶貴很真實,以致他們情願犧牲性命,都不願意放棄他們的信仰,苟且生活。昔日如是,今日也一樣。
我曾參加一個聚會,聚會中有一對宣教士夫婦分享他們在中東的見證。中東常處於戰亂中,他們在那裡傳福音已有殉道的準備。他們帶了一個穆斯林的少女信耶穌,這個少女信得很認真,她暗中在自己電腦的桌面上做了一個很小的十字架,目的是向著十字架祈禱。後來這事被她哥哥發現,她的哥哥就迫她放棄信仰,但這女子堅持不放棄,哥哥就剪下她的舌頭,使她不能再傳講耶穌的好。最後更把她燒死。這對宣教士曾動搖,懷疑自己是否害了這個女子,主堅固了他們,使他們確信他們帶這女子信耶穌,不是帶她死,而是帶她進入永生,在人眼中這少女這麼年輕就離世很可惜,但我敢肯定她現已在主的國度裡,主一定有榮耀去報答她。她至死忠心持守她的信仰,不肯否應耶穌基督,主再來時她必定得到賞賜。我們跟從主,昔日、今日、歷世歷代,對許多信徒來說,耶穌基督就是這麼真實和寶貴,他們寧願死也不願否認主。
在艱難的環境,我們有時會給自己藉口,稍為放鬆一下也無妨吧?我們甚至禱告求主下一次才給自己挪開眼前的困難。我不知道耶穌基督面對我們這種苦苦哀求、討價還價,祂可不可以降低祂的標準?主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可8:34)如果我們的主因為我們的哀求就降低祂的標準,祂怎樣回答那群為祂擺上性命的信徒?主不會改變,跟從主的人,我們跟從主的心志,為主受苦的心志,也不應改變。
如果我們有堅定的心跟從主,怎能跟從祂到底?「你們不要被那諸般怪異的教訓勾引了去;因為人心靠恩得堅固才是好的,並不是靠飲食。那在飲食上專心的從來沒有得著益處。」(9節)主不改變,祂真理的道也不會改變,困難在這世界充斥著許多怪異的教訓,這些教訓使當時的信徒,偏離了主。為何人會被勾引離開主?作者說人的心靠主的恩典得堅固才是好的,換句話說當人的心不堅固時,他就會被勾引了去。當人的心不安穩時,會很想從其他途徑得堅固,因而偏離耶穌基督的恩,尋求其他教訓得堅固,不但是當時的問題,也是今日的問題。在神學界有「保羅新觀」的說法:「因信稱義的信,不是說人的信心,是說神的信實,所以只要你留在信仰群體裡,神就會稱你為義。」簡單說就是:「神是信實的,只要留在信仰群體裡,神就稱你為義。」這教訓明顯是錯誤的,因為沒有了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是人和神之間的中保,撇開贖罪的祭牲,只提信仰的群體;撇開惟一的中保,只提神是守盟約的神,將約取代中保,不靠耶穌怎可以稱義。
這是我們分辨得到的,但有沒有一些教義是我們分辨不到的?為何當時的信徒會被怪異的教導勾引了去?原因可能是他們因堅持單靠耶穌基督的恩遇到壓力,當時有許多猶太人逼迫他們,要他們守飲食的條例、潔淨的條例。我們要小心,要弄清楚這些方法和教導是不是從神而來的。我認識一個肢體,他初信時很熱心,但後來在職場上他遇到許多試探,稱自己是無奈地「被犯罪,被說謊話」。為了做成生意,迫於無奈說謊,又說其實人不可能完全。我很詫異為何他聽到人不可能完全,就成為一個讓自己陷在罪裡的藉口。若你放輕持守神的道,就是放下耶穌基督了。
現在有許多這類的教導,「正向思維」、「默觀」、「靜觀」、「靈修神學」等許多似是而非的學說幫人去減壓,使人心靈輕鬆,但我們要小心不要被這些學說勾引我們偏離了神的道。試想想會否因為太忙,就以聽一首詩歌當是靈修?主耶穌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人的心要靠恩得堅固,離開了神的恩而找其他途徑方法,只有死路一條,惟有主耶穌是我們惟一並隨時的幫助。(來4:16)
面對壓力,有沒有想過尋求神?如果我們曾在靈修中享受過與主交往的甘甜,享受過在主裡的安息,無論外面有幾多紛亂和煩擾,我們心靈再次接觸主時,即得著輕省和釋放,今日我們回到主那裡,一樣會經歷到那種靈裡的安息。如果我們得不到安息,那問題必定在我們身上。我們要再做好每天靈修親近主的功夫,縱然外面環境改變,也有許多似是而非的教導,我們仍然能夠堅定不移跟從主。昔日我們靠主得力,被主的愛激勵立定心志跟從主,今日也一樣,因為我們的主是不變的。
(講於2022年5月29日,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