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掌管明天?

Loading

經文:雅4:13-15

(一)人不能掌管明天

誰掌管明天?世人一般的想法是:我掌管明天。13節的用字,是一種表達失望無奈的感覺。經文的對象是認識神的人,他們普遍的心態也與世人無異,反映出他們心裡的想法:對明天我是能掌管和有把握的。有人問:人不是要計劃自己的將來嗎?這句話最大的問題是:在他的考慮中,完全沒有將神放在其中。說到一個基督徒竟然在他的行動上,完全沒有留意到神的計劃如何,以至他所做的讓人覺得他自己在掌管明天,要人看他計劃得很完善。雅各就著這情況,給有這想法的人當頭棒喝:「你們明天如何,還不知道!」更問他們知不知道生命的意義為何?「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生命好像一片雲霧,轉眼間就消失過去。沒有人能掌管明天。其實這個知識,連未信的人也知曉。我們能做甚麼,根本的條件是活著,但人能否活著不是由人決定的,而是由神決定。或許你知識上知道人不能掌管生命,但很多時你生活的態度卻與所知不相符。意思是有些人頭腦上不是不知道人有靈魂,生命很短暫,有許多事情控制不到,但他表現出來時,就好像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16節雅各說這樣的人,在他們的表達裡甚至張狂誇口。

若在我們的計劃裡沒將神考慮在其中,沒有想到神是否喜悅,祂的心意如何,然後自己心裡就作決定,這樣就是在神面前誇口,因為這表達出你認為自己可以掌管明天。所以,我們要認識:人是沒有辦法掌管明天。不但只在知識上,還要在態度上。路加福音十二章,記載有人到主面前叫主為他們分家產,主耶穌回覆那人 :「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之後說了無知財主的比喻。比喻中的財主在人看來十分有智慧,他為自己積蓄財寶,足夠靈魂享用。但主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這個財主無知在他以為自己的將來都在自己的掌握中,都在自己的籌算裡。如果是如此,你在神面前就是誇口,是無知。「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21節)

(二)神掌管明天

誰掌管明天?答案很明顯是神。(15節)「你們只當說」,我們都認識神創造宇宙,統管萬有(詩103:19),但在態度上是否配合?有傳道人說:「有些人有知識,但不一定有智慧;有些人很聰明,但不一定有智慧。」第15節不是要我們在做所有決定前,講句:「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就可以了。意思不是要我們這樣說,而是表達出一種態度,是指我們要在凡事上都要謹慎,留意這事對於神在我身上的心意有沒有一個很緊要的位置呢?做這事是否神希望我得著的?若你循著這方向考慮,神會慢慢引導你,你就會看看聖經怎樣說,尋求明白神在這事上的心意如何。如果一個信徒說自己信主,但不讀聖經,做事情不用聖經的原則去考量,就算他說自己知道神管掌明天,都是假的。一個平時沒有讀聖經,沒有親近神的人,神怎會向他說話?若我們平時沒有服在神手裡,凡事讓神管理和作主,求問時往住就會將自己的意思讀入聖經裡。我再強調,讓神掌管不是知識,而是態度。這態度正反映我們是否真的知道。你問問自己,你是否接受一位神,承認祂是至大至有能力的,祂掌管你的明天、一生,永永遠遠?神給你永生,如果祂不是掌管到永遠,祂怎能告訴你有永生?我們要一致,神要我們信耶穌,要我們得永生。信耶穌不是要得物質,改善生活,有病得癒,有難得安……不是神不給人這些,而是人一開始心裡就放錯焦點,神既掌管一切,祂當然可給人這些,祂收回也可以;但人很多時只許神給,不許神收回。神掌管明天,掌管你一生,掌管到永永遠遠,祂叫你信耶穌得永生,你有多重視?永生對你來說是甚麼?你是否願意放下一切也要得到永生?

神掌管我們一生,祂最想我們留意甚麼?(參傳3:10-14)所羅門問了一個問題,既然神定了一切,人勞碌有甚麼益處?(9節)人還能改變甚麼?事實如此,人不能改變甚麼,因為一切是由神掌管的,但第10節看出智慧的所在。當所羅門觀察世界的現象,發覺許多事神是定下來的。祂是超越時間的,由時間的開始,到時間的結束——末世,祂能預言將來的事,人卻不能看見,為甚麼?因為神叫我們不能看見。神叫你看不見有一個目的,這目的若我們不領會或學不會,恐怕我們還未得著我們應有的智慧。

第14節說神這樣行,是要叫人在神的面前存敬畏的心。我們敬拜神,不是因為祂賜給我們甚麼,不是因為祂曾聽我們禱告,而是因為祂是至高的,超越一切的,祂管理我們的人生,今天明天直到永遠。人認識這點,就會發覺自己是何等渺小,「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今天,許多人心裡所認識的神一點也不偉大,一點權能也沒有,他們心裡所信的神,不是掌管明天的神,如果你所信的神是掌管明天的,你應該明白一點,「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8 )世人在意的是甚麼?他想掌管明天為的是甚麼?不外乎是要得到一些令自己滿足快樂的東西。他們認為這些都是應分得到的,是他付出的汗水和時間得來的。享受一下,報答下自己,豈不是應分的嗎?有智慧的人就會看出問題所在,就是中心只有「我」,沒有半點提到神。(13節)其實「這也是神的恩賜」,都是神的恩典。

我們的生活表現可反映出我們是否認識和相信神掌管明天。如果你常常憂慮、埋怨、質疑,這證明你的知道是假的。喬治慕勒曾說:「憂慮的開始是信心的結束,信心的開始就是憂慮的結束。」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我的今天明天,有神掌管,祂給我的一切是祂認為是對我合適的。至於日後如何,神知道。祂不但知,也會管理、掌管。神很想人信得到這件事,祂說麻雀祂也看顧,何況你和我?在言談之間,我們信神在掌管有多少?前路如何,我們不盡知道,但只要每日為主而活。我們不要為將來憂慮,因為有主的應許。只要帶著正確的心到主面前,就經歷到主牽你手。雖然眼不能見神,但心裡有把握,就能看見主的帶領。若不然,我們只有憂慮。神連永遠的事已為我們安排,應允了我們,難道今天和明天的事祂不顧麼?喬治慕勒說:「困難是信心的糧食,神要鍛鍊我的信心,要我的信心成長就將困難給我。」不吃就不會長大,信心沒經歷就沒有成長。神為何要考驗我們的信心?是要我們在那處境更加看見原來神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遭遇和缺乏下,仍然能夠負責、幫助你,供應你。因此你對神的信實、能力和可靠的認識更加深。信心是有對象和內容的,透過生活的一點一滴,經歷過就學習得到。

(三)深信神的安排最美好

既然神安排一切,是否意味就可過著消極的人生?凡事交託,是否自己就不用努力?保羅曾說當僕人的信主後,不但要滿足主人的要求,也要記住天上也有一位主,不但是作在人前,而是要從心裡作,作給天上的主看。不是在眼前事奉,而是服事天上的神。主說因著你所行的,就得到你的獎賞。即不但地上有糧出,也有從神而來天上賜下的福,所以怎會消極?所以基督徒工作不是滿足基本要求就算,更要做到天上的神覺得你忠心才好。但以理服事的是將他國家毀滅的外邦王,但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他與神的關係很好。神為何不用基督徒為這些苦惱?正如主教導我們禱告,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吃喝穿都不用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事情,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主要我們將焦點放在神的事情上。神的國和神的義,簡單來說是神所要和神所重視的事,是與我們有關的。因為祂的國和祂的義要成就在你和我身上,這就是有耶穌基督救恩的原因。

神是完全的,是自有永有的,獨立於一切之上,祂將祂的生命賦與我們,這是神要我們留心的,畢竟信耶穌是要得永生,不是其他。我們的生命是屬神的,祂掌管明天,今天我們在生活上要注意甚麼,要留心甚麼?我們與神的關係,決定了我們在神面前得到多少。神要給我們的不是地上的物質,健康、財富都帶不走的,帶得走見神的,只有永遠的生命(靈魂那部分),這不是用我們的知識換取回來的,是信主後才有的。保羅說基督在他身上活著,也在許多愛神的人身上活著,但彰顯出來的各有不同,可是基督在許多人身上沒有彰顯出來。怎樣看都是以前的你,不是基督在身上活著。若只是僅僅得救,將來必後悔莫及,但有人卻得著豐盛的生命,有榮耀、生命的冠冕為他們存留。他們輕看物質,重視永恆,重視靈魂,這些人在神面前特別蒙恩。神賜給他們的是豐盛的生命,這樣的生命往往要遭受難處,是經煉出來的。

神的路最美好,祂用各樣方法煉我們成為精金,事情不能避免發生,但我們態度可以不一樣。困難艱苦縱然常將我們環繞,日光之下都是虛空,我們悟出智慧,不要像世人一樣。不要只專注在今生的事情上,神造人已將永遠放在心裡,所以在人裡面對永恆有渴求。保羅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他,乃是基督在他裡面活著,意思是過去的我,越來越看不見,新的我在裡面慢慢顯出來,那是基督的生命。只要是主安排的,心裡就甘心順服。

主掌管明天,我們所遇見的人和事,我們都要想一想,主要我在其中得到甚麼?經歷這些事情後,你生命得著的改變,這些都是可帶走的。未信主的人甚麼也帶不走,更甚是要面對神的審判,永遠的滅亡。如果真心悔改歸向神,知道生命由神而來,知道你得罪了祂,曾悖逆祂,不理會祂,只以自己為中心生活,從沒想到神要你怎樣,你現在就求神助你脫離這自私、黑暗、無知的光景,祂愛你,擔當你的罪,為你而死,為你捨命使你得永生,這生命不是只為自己的生命。我們的生命本是塵土,但主藉著主耶穌拯救我們,祂負責我們的一生。我們只要信和接受,就得到這奇妙的生命。從今只問:主若願意我就可以活著,或作這或作那。當你離世時,你就能坦然,因為主解決了罪的問題,你可與神在一起直到永永遠遠。以往所經歷的一切苦難等,全部消失了。但你經過這些後,累積在你生命裡是神的性情,這一切都能帶到主面前,是神給你的,可存留到永永遠遠。

(講於2022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