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出3章
這章經文講述摩西如何從一個牧羊人變成神手裡重用的僕人,自從荊棘之火事件後,摩西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十災。摩西蒙召的經過,橫跨第三和第四章。三章1節描述摩西正牧養他外父的羊,有一日到了何烈山,看見一個異象,就是燒不毀的荊棘,他走上前看時,神呼叫他的名字,並要他除鞋,對他說他所站的地方是聖地。接著向摩西介紹自己:我是你祖宗的神,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摩西見此即蒙上面與神交談。談話中,神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神向摩西啟示祂自己的名,是自有永有的(出3:14)。自有,意思是沒有開始,一個從來沒有開始的生命是怎樣的?神的名字,衝擊著摩西的人生。
這件事後,摩西就照神的吩咐返回埃及帶領以色列人離開為奴之家。這兩章聖經可說是摩西人生很重要的轉捩點,使他從一個無所事事的牧羊人,搖身變成一位攻破列國、寫下五經的神人。摩西回應神的呼召,他整個人生就改變了。他願意承擔神所託付的使命。如果人活著有使命,知道自己為甚麼而活,他整個生活態度可變得充滿力量。如果我們的人生沒有使命,不知道為甚麼而活,我們的信仰會是很痛苦的。一些從小參加教會聚會的年輕人,對我說他們在等候離開父母的轄制,一旦脫離就不會參加教會聚會了。他們的原因是:不知道參加教會聚會是為了甚麼?我們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想,如果我們信徒的生活能夠清楚使命,而我們又是為著這個使命而活,我們的信仰就必定很有力量。我們的使命就是馬太福音廿八章19-20節所記的。 如果你希望神每天與你同在,單靠祈禱是不能的;靠舉過手表示信耶穌也是不行的,按照主的話:正當我們願意去使人作主的門徒時,神就會與我們同在。你有沒有為著神給你的使命、方向而生活?如果我們在眾多的基督徒中找一個生活有力的,摩西肯定是我們的典範。他由出生那天,就蒙神的恩眷,他回應神的呼召後,成為世界第一個寫聖經的人,直到今日猶太人仍尊稱他為老師、拉比。摩西曾出現在主耶穌在山上改變形象時,啟示錄也提及兩個見證人,其中一個見證人的形像就是如摩西的形像。摩西願意回應神的呼召,他所蒙的恩是何其豐盛,而他人生的轉捩點完全就在於他願意回應神的呼召去事奉神。
在你心目中,事奉是甚麼?有人認為事奉是留給傳道人或屬靈的弟兄姊妹的;有人覺得能夠上到天堂就已經足夠,不用事奉了;有些人認為自己已退休了,事奉應留給年輕人。在這章聖經裡,可看到神對事奉的期望。「摩西對神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神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11-12節)這句話的重點在哪裡?這裡的山是指何烈山,是摩西拿著石版領受神十誡的地方。如果在山上事奉是指這件事,這句話應改為:「你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即是說神現在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不是為了叫摩西事奉祂,而是為了「你們」——全以色列的百姓去事奉祂。如果你明白這句話,你的信仰應會更新。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說:「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裡、海裡受洗歸了摩西」(林前10:1-2),意思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經歷可作為喻象,如果紅海的經歷可以象徵今日信徒的受浸歸主的話,那麼出埃及就代表一個人清楚得救那一刻,靠著羔羊的寶血得以免去宰殺;然後就開始逾越節,耶穌基督就在這天釘十字架,設立擘餅的。在神看來,每個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他們都應該有一個目標,就是離開為奴之家後就要在神所定的山上事奉神。
對於今日的信徒來說,如果你已清楚得救,是屬神的人,都有責任事奉主。正如經文所說:你們在這山上事奉我,指全體以色列人都要事奉神;每個得救、屬神的兒女,都有責任事奉神。每個人的角色不同,工作的範疇不同,但事奉的對象是同一位。在教會中有崗位的事奉,如長老、執事、主日學教師、團契導師等;也有一些屬項目性質的事奉,例如司事、領詩、講道等;還有生活上的事奉,如在工作上為主作見證,領人信主;或在家人中神先揀選你,要你帶領家人信主;又如神賜給你兒女,是神將一個將來得救的生命託付在你手中,目的是要你將永生傳給他。要清楚今天我們所擁有的,事實上都不是我們的,包括金錢,甚至兒女。可能有人不接受我這樣說,但如果你想知道你手上甚麼東西是屬於你的,甚麼是屬於神的,只要你作一個真誠的祈禱,求神幫助你分清楚就可以了。求神將屬於祂和屬於你的分開,那時你的良心就會告訴你,其實全部都是屬於神的。如果兒女是屬於神的,不是屬於你的,你就只有管教的責任,沒有擁有的分;你管教的原則,就不應根據你自己的期望。如果你手上的錢財不屬於你的,只是神交在你手讓你管理的話,為何我們將這些錢財拿去揮霍,只滿足自己的快樂?假如這樣一路推想下去,最終的問題是你現在所有的究竟是屬於誰的呢?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用神給我們的來事奉祂?有一首詩歌我在年少時參加夏令會學的,其中一句:「全獻在壇上主耶穌,我獻在主的足前,我知某處主能用我」。今天神很期望用得著我們每一個,事奉絕對是每個得救的人的責任,希望我們認清活著時是為了誰?認清我們真正的主人是誰?
這章聖經重複出現「耶和華」這個字,總共出現了8次,「神」這個字出現了24次,而神說「我」總共有23次。從中我們可以得知神在強調祂的主權。神是最重要的,你是否願意將你的主權交出來給祂?如果你願意,你的人生將有可能像摩西一樣,經歷革命性的改變。事奉神是每個得救的人的責任,但若放在摩西身上,其實有另一層次的體會,在摩西的感受中,事奉神並不是宗教責任,而是極大的恩典。神人摩西寫聖經的習慣喜歡將他認為重要的信息放在全篇的第一句裡,驟眼看這句(3:1)大部分內容都是不需要的,意思是刪除了對事件的內容也沒有太大影響,這裡可簡化成:「摩西有一日到了何烈山,神向他顯現。」這就可點出要說的重點:呼召和事奉。可是摩西在這句裡交代了三項重要的信息,表達出他自己怎樣看神給他事奉的機會。1.「摩西牧養他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米甸祭司是拜偶像的,摩西從他出世的那一天已蒙神的恩眷,以神蹟的方式出生,又蒙神的眷顧學盡埃及一切的學問,接著的四十年卻淪落成為外邦神的僕人的僕人,他本是永生神的僕人。2.「他的工作是牧羊。」牧羊人的生活很清閒,可用無所事事來形容。摩西無所事事四十年,並且成為外邦神的僕人的僕人。3.「來到何烈山遇見神。」摩西前四十年學盡埃及一切的學問,已成為埃及人軍隊中無敵的統帥,但接著四十年的悠閒生活把他的一切都消磨淨盡。他這時已到八十歲了,但竟然可以有機會事奉神,得到永恆的賞賜,這是神給他的極大恩典。
摩西寫了一篇詩,「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90:1)摩西看見荊棘異象時是八十歲,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已是遲暮之年了,但神竟然還給他機會讓他去得永恆的賞賜。我們餘下的人生日子還有多少?你是否相信永恆是真的?你相信有天上的賞賜嗎?你認為你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去得天上的賞賜呢?對摩西來說,神延續他的年日,一續就是四十年,然後得到永恆的賞賜。摩西認為這是恩典,事主上算。
摩西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事奉,但神怎樣看?「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出3:10)有翻譯為:「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我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這個翻譯多了一個「我」字。摩西聽到神的話如此說:「不論你今天是七十或八十歲,你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嗎?只要你願意,『我』就使你能夠。」神已經預備好賜下能力,問題就在於我們怎樣想。或許我們活在世上的年日已不多了,意外隨時會發生,我們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何時終結。更何況現今世界的局勢,對照啟示錄的描述,各種現象都告訴我們主耶穌很快就會再來,我們很快就要面對主了。會不會我們能夠盡力去得天上賞賜的機會已不多了?有一晚當天上打雷很厲害時,我忽然想到神是否在雷中有話說:「上到這裡來」,會不會是此刻就被提呢?你是否信主會再來?教會將會被提?你認為到審判那刻,站在審判台前的你,將會得到甚麼?
(講於2020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