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做他們的神,他們要做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做你們的父,你們要做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林後6:14-18)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2-13)
在教會的歷史上,不少的分裂是因為持守真理的緣故而產生的。初期的教會並沒有分任何的宗派,大致是按照距離的需要,因地區、城市而分。而一個城市裡又往往因為距離、人數、聚會場地的限制、逼迫等等又常常在不同的家庭和地點聚會。估計有重要的聚會時才全部聚集在一起。在君士坦丁皇帝讓基督教合法(313年)之後,才開始有教會的禮拜堂建築出現。
然而在基督教合法化的同時,君士坦丁也厲害地違反了聖經的真理,引入異教的道理,破壞了教會的本質。所以,當時的「國教」很快地敗壞,變成了沒有真理的天主教。失去真理的同時自然變成了「不信的」,基督徒自然就需要按照聖經,離開這個敵擋神的天主教組織,自己在聖經的真理裡面聚會了。從真理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十字架的救恩」,「因信稱義」,「耶穌基督和瑪麗亞的位置」,「對偶像的拒絕」,「聖經的權威」等等重要的立場上,天主教都是不折不扣的異端。所以,基督徒「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就是持守真理必須的條件。
整個教會的歷史上直到今天,在天主教這個巨大的組織裡面,要「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不承認聖經的真理,也不承認聖經裡的耶穌基督。所以啓示錄十八章裡面以「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來形容大淫婦巴比倫,就是羅馬天主教。並且對神的百姓有這樣的呼召:「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 因她的罪惡滔天,她的不義,神已經想起來了…」
因此,要「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之前,與異端和不信的教會分開是必需的條件,否則是不可能「建立基督的身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