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腓一20-26
「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裏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裏去,就越發加增。」
迦密堂的會友,你們好。原來我沒有來迦密堂講道已經幾十年了,四十多年前我常常來證道的。後來我在加拿大牧會時,陳振文長老也有到敝堂參加聚會。2016年本來貴堂安排了我負責主日證道的,但那時我患了兩種癌症,身體不適,所以沒有來講道。我身上的兩種癌症,首先發現的是左下頷唾液腺腫瘤,然後擴散至肝臟引致肝癌。因為屬於末期,醫生說已經沒有辦法醫治。當我得悉這結果時心裡立即感謝神,並湧出喜樂。為甚麼我會為此喜樂呢?因為我的著作「聖經中的屬靈路線」剛剛出版,其中第30章提到保羅如何面對死亡及如何面對神。他快要離世見主面時,是否怕痛或感到驚懼呢?他有甚麼感受呢?感謝主,從保羅的書信中我看出他面對死亡時是歡喜快樂的,他的書信激勵了我,所以我如保羅一樣渴慕見主面。
保羅說:「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腓一20)為甚麼他對腓立比信徒這樣說?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創辦的,他寫腓立比書時正在監獄裡。他想到腓立比教會是外邦人的教會,如果他們知道教會的創辦人或傳道人坐監,會怎樣想呢?試問犯了罪的人怎可做傳道人?如果他犯罪,這樣他所傳的耶穌也可能是假的,不值得相信。保羅擔心他坐監的事會絆倒腓立比教會的信徒,於是在信中向他們解釋坐監的原因不是因為他犯罪,而只是為了向包括他們在內的外邦人傳福音。雖然保羅坐監,他卻不覺得羞愧,因為他甘願為主受苦。
耶穌吩咐十二門徒:「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馬利亞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太十5-6)根據經文,初時門徒只傳道給猶太人,福音本來與外邦人無關。可惜,當時耶路撒冷的祭司、公會、利未人全都不信耶穌是神的兒子,後來更逼迫保羅、殺害司提反和雅各。雖然猶太人完全棄絕福音,但保羅從神得了啟示:「他們若不是長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為神能夠把他們從新接上。你是從那天生的野橄欖上砍下來的,尚且逆著性得接在好橄欖上,何況這本樹的枝子,要接在本樹上呢!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秘,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十一23-26)橄欖樹指以色列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救恩從他們而出。他們本是蒙恩的,但由於不信耶穌,橄欖樹原有的枝子就被折下來,象徵不信的猶太人得不到救恩;外邦人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本來與救恩無份的,卻可以被接上去。神將代表外邦人的野橄欖枝子接在好橄欖樹上,表明猶太人和外邦人不是憑亞伯拉罕的血統得救,是靠靈統得救。
靈統是指跟亞伯拉罕有一樣信心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真正的後裔,不是憑遺傳因子,而是憑信心。原來保羅被提上三重天後(林後十二2),主耶穌親自向他顯現,將創世至今一直隱藏的奧秘啟示他,甚示猶太人的先祖也不知道,就是「所以,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加三26-29)外邦人信主得救與猶太人同蒙應許、同為一體、同為後嗣,這就是我們蒙恩最寶貴的確據。只是,猶太人對此非常憤怒,他們認為只有猶太人才是神所揀選的子民,是聖潔的;外邦人則如狗、如豬,是不潔的。他們不能接受自己與外邦人同蒙應許、同為一體、同為後嗣,他們不接受與外邦人共享神給亞伯拉罕的祝福。
所以猶太人憎恨保羅,視他為異端來逼迫他。當保羅帶著教會的捐款上耶路撒冷賙濟窮人時,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將城門關了,企圖將他置諸死地。更有四十多位猶太人立毒誓要殺死保羅,否則不吃不喝(徒廿一30-32,12-15)。後來有千夫長維護他,他才不致遇害。保羅在當時只有三位同工與他同心,他坐監時人人都棄離他,所以他很孤單。不過,他就算將要面對死亡,也寫信堅固腓立比信徒,可見他不以地上的事為念,只以天上的事為念。
我們都要經歷死亡,就算忌諱不說也要面對。喜樂福音堂的胡恩德長老90多歲時,我們探望他並打算送長白山野生人參給他。他叮囑我們千萬不要這樣做,他不要長命百歲,因為他深信回天家見主面比留在世上受苦更好。原來他年輕時已思想如何為主死才算最幸福,他認為在證道後倒在講台上而死,做完一切的工才離世,這樣對主無愧於心,是最好的。
曾霖芳牧師是我神學院老師,他曾對我說,有一位老傳道人死前大喊要食餛飩麵,然後又喊要見孫兒,待見到孫兒後又抱著他哭著說不捨得死。曾牧師跟我們這些準神學生說,將來死前不要哭哭鬧鬧這樣難看,見主面時不是應當歡喜快樂嗎?為何要傷心難過呢?
有位傳道人向一位病人傳福音,直到他信主重新得救。傳道人為他的得救很喜樂,一星期後探望他時,他卻顯得很憂愁。原來他說自己從來沒有為主耶穌作工,不知道帶甚麼禮物去見主,難道要兩手空空地見主面嗎?傳道人安慰他說:「你說得對,空手見主面的確很慚愧。」於是傳道人提議將他的話寫成一首詩歌,如果日後許多基督徒被詩歌感動而去傳福音結果子,他就不至空手見主面了。那位病人很贊同傳道人的意見,並請他盡快將這些話寫成詩歌,這首詩歌的歌詞如下:
主若今日接我靈魂,我能坦然見主否?
缺少珍寶向主獻陳,贖罪大恩白白受。
功尚未成我即去乎,何能如此見恩主?
未領一人來歸耶穌,豈可空手歸天府?
(平安詩集492首)
耶穌其中一個比喻說主人按各人的才幹分銀子,得五千的僕人為主賺五千;得二千的為主賺二千;得一千的卻甚麼都沒有做,直接把銀子埋在地裡,後來原封不動地交還給主。主人就責備那領了一千的僕人,僕人回答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太廿五24-30)主人責備僕人,指他既認識他是嚴厲的,為甚麼不把銀子交給能賺錢的人賺取利息,或給兌換銀錢的人賺取利息?因為這總比埋在地裡貶值好!弟兄姊妹,主有沒有給你們五千、三千、二千的恩賜?即或你認為只有一元,也可以倚靠主結更多的屬靈果子。許多謙卑、自認沒有恩賜的弟兄姊妹,以奉獻來支持宣教士的福音事工,相信他們也能與宣教士同得福音的果子。
外國有些教會很少當地人聚會,外借禮拜堂給其他國家的信徒聚會後,甚至會賣給對方,這種荒涼的情況在外國很普遍。多倫多有一所教會聚會的華人愈來愈多,當地人卻愈來愈少,當地信徒決定把禮拜堂送給華人,他們認為華人能多結果子獻給神,所以送給他們使福音廣傳,把福音的果子歸給神,他們也可得著屬靈的福份。他們尚且為神屬靈的好處著想而把禮拜堂送給能結果子的信徒,你們若自以為沒恩賜的,豈不當為神的緣故,以奉獻支持別人事奉主結果子嗎?
感謝主,我快要見主面了,但我常常省察自己見主面時有沒有羞愧。從2016年4月割了兩個腫瘤到如今,主使用我寫了三本半書,有「聖經中的屬靈路線」、「創世記研經亮光」、「啟示錄研經亮光」,半部「以弗所書研經亮光」也快要完成了。將來見主面時也能向主交賬。我常常自問有沒有憎恨的人、有沒有帶著仇恨見主面?我說沒有,擘餅記念主時我心中也沒有憎恨任何人,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沒有慚愧見主面是最快樂的,保羅說:「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0-21)「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四7-8)保羅凡事顯主為大。
以前我是老師,有一次校長有意晉升我為主任,告訴我主任有責任接待視學官考察學校。因為我任教的學校是私立學校,主任要為學校把關,在視學官面前不可以如實說出學校一些負面或缺欠的事,否則會影響學校的收生人數,最壞情況甚至會被政府查封。因為我是基督徒,不能說謊,所以我拒絕晉升。一星期後,校長堅持要晉升我做主任,因為覺得我有誠信、不說謊、可信賴。校長寧願花錢改善教學環境,滿足視學官的要求,不再要求我說謊。感謝主,這是校長在我身上看見主,將主顯為大。
有一次,一位老師問我基督教是否禁止基督徒看電影?我說不是,只是我個人選擇不看,不倚靠電影娛樂成為我的喜樂;他又問基督教禁止信徒跳舞嗎?我說不是,只是我個人選擇不跳;再問,基督教禁止搓麻將嗎?我說麻將是賭博所以不可以。然後,他說我的生活失去許多應有的娛樂,必定很苦悶。後來他與我談論電影的發展和技術如何一日千里,影像比以前更奪目、更逼真、更震撼,但我絲毫不感興趣。最後,他竟然說很佩服我,看到我裡面的喜樂與別不同,是倚靠主而得的喜樂,他問我可否帶他相信這位主?我說當然可以,因為他看到主在我身上顯為大。
弟兄姊妹,你們離世時有沒有指望?如果沒有,你們可能未得救;面對死亡時,你們的把握是甚麼?你們準備如何見主面?將要見主面時有沒有顯主為大?其實,面對死亡的那一刻才是我們生命最大的改變。伊斯蘭國逼害基督徒,我曾看過一些短片,片中一位基督徒被人用刀不消一分鐘就割下頭顱,我看後非常震驚,徹夜難眠。我向神祈禱說,如果有一天同樣的事臨到我時,我會怎樣?神的靈充滿了我,我充滿信心地對主說,如果主揀選我受斬首之刑,我也甘願。後來我想這樣離世只是一剎那,比起患癌症受一番折騰後,最終在醫院裡憂憂愁愁地見主面更好。我向保羅學習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一生完全為主而活,不為情慾而活,不為仇恨而活,不為貪愛世界而活,為這些而活沒有價值,更沒有意義。
感謝主,我最近寫了一本小冊子「寫給理性人士的福音」,是借用保羅在雅典傳道向今天自以為聰明、不迷信、重邏輯的人傳福音。雅典是西方世界(如美國、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原來在主前600多年,雅典已是賢人哲士天天辯論的地方,到了保羅傳道時辯論氣氛更為濃厚,幾乎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種思辯文化孕育了不少有名哲學家,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他們都認為世上最理想的國君不是由民主選出來的,主張由重理性、聰穎和通達的人治國。這套「理想國」的價值觀深深地影響了西方國家一千多年。可是這「理想國」從來沒有在歷史上出現,試問哪個西方國家能實現「理想國」呢?沒有,只有耶穌基督才能建立「理想國」。將來基督再來駕雲降臨時,建立千禧年國度,萬物復興,就是「理想國」。
世人不能建立「理想國」,因為人無法勝過罪和死亡,但主耶穌為我們被釘十字架,替我們贖罪,祂從死裡復活使一切相信祂的人都得到永生。因此,基督勝過罪和死亡,惟有祂能建立「理想國」。希臘國父亞歷山大年輕時征服歐、亞、非三大洲,建立了當時世上最大的版圖,非常偉大,但他三十四歲就死了。他很不甘心,臨死時臣僕圍繞在他身邊,他喘著氣傳出三道聖旨:第一,只準許他的醫生送他入墳墓,其他人不可跟隨;第二,將他奪來的所有金銀珠寶撒滿往墳墓的路上;第三,在他的棺木兩旁各開一個洞,將他雙手露出棺外。他的臣僕對他的安排摸不著頭腦,就問他為甚麼立這樣奇怪的遺囑。亞歷山大回答說,第一要證明如何高明的醫生也醫不好他;第二叫世人知道他擁有許多的錢財但死後一點都帶不走;第三告訴世人他是兩手空空地離世。他明明向世人宣告人勝不過死亡,他離世前心裡很痛苦。
另一位偉大人物是所羅門。聖經記載神賜給他的智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王上三12)。神除了賜他智慧,也賜給他許多財寶,他也建造了許多宏偉的建築物。那麼,所羅門面對死亡時的心情又是怎樣呢?我的著作「傳道書研經亮光」詳細研究傳道書,發現所羅門是很痛苦、很消瘦、精神衰弱又不快樂的人。他說:「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傳二18-20)他說一想到死就絶望,因為所有金銀財寶都帶不走,要留給後來的人。要繼承產業的人明明應是他的兒子,為甚麼所羅門稱他們為「後來的人」?原來所羅門有千多位妻妾,難以認清所有自己的孩子,因妻兒太多,無法與他們建立深厚感情。到底後來的人是愚拙的,還是有智慧的呢?他並不知道,所以感到很絕望。
傳道書出現最多的是「虛空的虛空」,共出現了30多次,「日光之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出現了9次,所羅門的人生就是虛空、絕望、痛苦、不忿。為甚麼所羅門這樣面對死亡?為甚麼亞歷山大死時這樣痛苦?因為他們皆勝不過罪和死亡。
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才有把握勝過罪和死亡的。主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他所受的刑罰,本來是我們該受的;他愛我們,所以他為我們承擔了罪的惡果與神的忿怒,使我們的罪得赦免;主耶穌從死裡復活,我們將來也必與他一同復活,因為我們不但相信他的存在,更與他聯合。與主聯合的意思是他死我們死、他活我們活、他是神的兒子我們是神的兒子、他升天我們升天、他全身發光我們全身發光,他有永生我們有永生、他坐神的寶座我們坐神的寶座,他往哪裡去我們往那裡去,他得榮耀我們得榮耀……總之主耶穌如何,我們也如何,這就是與主聯合。
我們見主面時要顯主為大。如果我們彼此得罪對方,打算見主面時彼此控告,如何見主面?如何顯主為大?如果犯了許多罪,多年卻仍勝不過,如何見主面?難道要拖帶著一連串擺脫不了的罪,如賭博、觀看不良網頁、背後說人壞話、論斷人等罪來朝見主?如果這樣,就是羞愧見主面。
感謝主拯救我們,使我們勝過罪和死亡,賜我們永生的盼望。死亡只不過是一道門,推開後便是天家,天上千千萬萬的天使歡迎我們回家。當我們見主面時要抱緊主耶穌,我們要愛主,將我們的一生獻給主,主是我們的至寶,是我們的戀人,我們要與主成為一體,懇求主在我們心裡成為最大的盼望。
講於2017年4月9日,未經講員過目。
編者按:主的僕人吳主光弟兄已於2017年6月10日被主接去,安然離世。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父神的慈愛、聖靈的安慰常與他所牧養的教會、家人和親友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