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去年的社會事件到今年的瘟疫,奪去了很多香港人的笑容,卻帶來了很多的鬱悶、不安、不滿、憤怒,甚至各種程度的情緒病如焦慮、抑鬱等。在這氛圍之下,我們這些蒙神所愛所救贖的人,情況又如何?我們還記得「要常常喜樂……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定的旨意」嗎?(帖前5:16-18)或許不少神的兒女也在這不平常的一年當中,失去了笑容,無法常常喜樂,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馬太福音17:8)
全世界的人都要知道一件事情,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祂喜歡將國賜予誰就賜予誰。能夠認識這點,是我們很大的安息……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色,神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計劃。這就如有人研究過單是蘭花的種類就有二千種,生果的種類也很繁多,味道不同,單是甜味也分多種,顯出神各種的美和豐富。(參4:17)
牧者心聲 交通 劉君堯
讀經分享 以神為我們的滿足 楊嘉榮
夏令會信息 神阻擋驕傲的人 盧偉生
青少年夏令會分享 許嬋娟 / 林沛權 / 黃家興
我們要去求的,最重要的還不是病人得醫治,或者是疫情得到平息,不是說不可以求,而是這些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主最看重的。我們更需要求的是求神光照人的心,叫人看見自己的罪,看見成為聖潔、無罪污纏身,比起身體健康更重要,看見自己多麼需要主的救恩,從而來到主面前得著赦罪的恩典,免於永遠沉淪(帖後1:9)。
神掌管一切,我們可以安心。神掌管歷史,由巴比倫到瑪代波斯、希臘、羅馬,這些地上的國度都會過去,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將這些國度打倒,惟有神的國永遠長存。尼布甲尼撒王稱頌神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巴比倫沒有一個術士能知道將來的事,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竟能知道;他們四人在巴比倫的見證和影響力,遍及全國,是所有人親眼目睹的。他們所信的神,他們跟從神的心,使人佩服不已。
這癱子為何會相信當他來到耶穌面前就能得著他所求的?相信他有一些願意幫助他的朋友(抬他去找耶穌的人),或許他是從朋友口中得知這位轟動全城的耶穌,並且知道他出來傳道時曾不斷提到:「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5);後來又可能聽到人議論耶穌曾在家附近的會堂裡引以賽亞書來教訓人,向眾人表明他就是預言要來的救主彌賽亞…… 於是,這癱子終於在絕望中看見了一絲的曙光,他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這位神所差來的加利利人耶穌。
我們要對神有全面的認識,神既公義亦是聖潔的;但以理認識神是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一章1節:「主將」,但以理知道一切的遭遇不是無奈的,而是有神的手在其中,祂要管教祂的百姓。管教的目的是要他們在祂的聖潔上有分。但以理深知國家經歷亡國之痛是因為國民犯罪、違背了神的律法。他從這些經歷必有所醒悟:要認真地行神的旨意,不然就會遭受神嚴厲的管教。
讀經分享–鄧婉瑜:「父神藉著路加福音15章「小兒子」的「醒悟過來」提醒我:我的悖逆,自以為是,隨從今世的風俗,都是主不喜悅的。思想我信主後的人生,總是在營會裡得著許多提醒。立志了,做著做著就漸漸減少了那份熱切的心。自以為應該配得到一些屬於「我」的東西,領走了,花費盡了,才醒悟自己背棄了那位豐富的父。即便我如此惡劣,父神卻一直站著遠眺,慈心等候兒女的歸期。等到了就滿心歡喜快樂。何其不配,但父卻是這樣的待我!」
冬令會見證分享–許嬋娟:「講員提醒我們要多思想,而且要想得長遠一些,不要著眼於眼前。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細節,一言一行都必需面對神的審判,向神交賬。可曾認真思想過如何回應那位為了你的罪,不顧自己,並交出自己的耶穌基督呢?可曾每日思想這十字架的救恩是何其的希奇、寶貴呢?」
基督徒也可以看到神的工作和帶領,忘記以往的安逸,努力面對前面可能有的各種困難和患難。因為這些艱難在神的心意中都是「必須有的」,這種時候也往往是神工作特別多的時候。在前面這些動盪裡面,基督徒可以仰望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忍耐到底。
我們要問一下自己,其實整天所煩惱、所擔心的,在掌管宇宙萬物的神面前算得甚麼?我們眼前所遇見生活上的艱難困苦、反覆莫測的疫情、令人快要窒息的工作壓力步步緊迫,身邊的人與事所帶來的憂傷愁煩……其實這一切神都知道,神都看見的,因神顧念,更將我們放在心上!我們算得甚麼?神是如此的看重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