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教會所處的羅馬帝國,是整個敵基督系統的一部分。當時主和使徒們的教導,沒有半點暗示要教會和信徒去改變社會。信徒為主作見證,主要是為了榮耀神;傳福音使人悔改信主,是為了神的工作和神的國。而信徒生活裡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從世界中分別為聖,因主不但拯救了我們的靈魂,還拯救了我們脫離這個世界。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馬太福音17:8)
初期教會所處的羅馬帝國,是整個敵基督系統的一部分。當時主和使徒們的教導,沒有半點暗示要教會和信徒去改變社會。信徒為主作見證,主要是為了榮耀神;傳福音使人悔改信主,是為了神的工作和神的國。而信徒生活裡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從世界中分別為聖,因主不但拯救了我們的靈魂,還拯救了我們脫離這個世界。
我們從聖經看到,主耶穌和使徒們從來沒有一點意思將信徒的注意力從「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的目標,轉移到「盡力建立一個公平的社會」上,好讓我們的肉身在當中好好生活。既然主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們也要常常提醒自己,「我也不屬於這個世界」。
如果你按照正常的基督徒方式生活,自然會愈來愈明白不願意遵守主的話,就會被「丟在外面枯乾」。而遵守主的話實在是有福的,因為可以「住在主裡面」,常常與主在一起;祂的話,祂自己也常常在我們裡面,並且主的話自然就在我們生命裡結出果子。你有沒有嚐過這種「甘甜」呢?
今天我們如果有屬靈的智慧和悟性,就更應知道不能效法這個世界,用人的方法來建造教會。聖殿的建造過程不能聽見鐵器撞擊擊打的聲音,而是安安靜靜地建成的。同樣,今天的教會建造,我們的聚會和成長,也應該除去肉體各樣的紛爭和聚會各樣的嘈雜,讓主在我們中間安安靜靜的把教會建立起來。
教會也是一個新的建造。所以神建造教會的時候,只會用新的創造來建造。聖經說基督是教會的根基,所以新的創造就是在基督裡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其他的都不能作為材料,不能成為這個新的建造的一部分。保羅在哥林多勞苦傳道,建立了一群清楚得救的人成為教會的開始。這群人大多是在逼迫和苦難裡認真地付代價跟隨主的。
傳道人要「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提後二15),維持和神之間的交通,因為這是他得供應,也是讓他可以供應教會的唯一泉源。對於一個不是奉差遣的傳道人,既然「主」的概念不強,自然不會懂得「竭力討神喜悅」的重要性。
所有傳道者,都是蒙神呼召才出來傳道的。如果有人說,不是出於神,而是有其他原因才出來傳道,這是不能接受的。不管那人提出的理由多麼充分,所說的動機多麼良好,在人面前表現的情操多麼高尚,若沒有神的呼召,都不是傳道的原因。
其實基督徒都有主的吩咐,在我們所處的環境傳福音,為主作見證。所以我們可以常常與人談道,好像帶亞波羅信主的夫婦一樣。這是主的吩咐,也自然是一個「差遣」了。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基督徒認真按照主的吩咐,常常「為主」作見證,很自然周圍的人就「聽見祂」了。
經文:羅十13-17
耶穌基督的福音,不是自然從「我們的內心」出現的;不是突然在天空出現一個十字架;也不是從另外一個宗教來的,而是從神所差遣的傳道者來的。沒有傳道者,人也不可能聽見祂。聖經提到信主的人同「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二20)意思是:因為他們從主那裡領受,蒙主的差遣,才可以把福音傳給人。
經文:羅十13-17
保羅在解釋的時候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次序,就是在「求告主」之前,有許多事情一步一步的發生,然後才有「求告主名而得救」。如果連主是誰也不知道,也不信,怎麼能算求祂呢?求告主之前,還有信主、聽見主、傳道、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