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們的選擇
經文:可15:6-27
主在客西馬尼園禱告,希伯來書描述祂在救祂能免死的主面前,虔誠禱告(參來5:7),結果因著祂的虔誠而蒙了神的應允,加祂力量,讓祂起來迎向十字架的路去。
主耶穌在上十字架前的最後關頭,在人生最後階段時,作了一個很重要的選擇。在最後關頭祂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主耶穌寧願照神的意思上十字架,所以祂甘於在客西馬尼園的門口被人捉拿,在眾人面前顯明祂的選擇。
讓我們今天讀聖經的人知道,今天能「選擇」信耶穌;但我們不要忘記,是主耶穌自己先選擇走上十字架的路。若主耶穌沒有選擇上十字架,沒有選擇離開天上的榮華到世上來,恐怕我們今日怎樣選也不可能到天堂去。
人生有許多選擇,有沒有想過應當走甚麼路?該怎樣走?而主耶穌卻為罪人的緣故,選擇了上十字架而死。馬可福音第十五章的記載,讓我們發現有許多人因主耶穌的選擇,以致他們也作出選擇。
- 無知的群眾
馬可福音第十五章描述一群人圍著彼拉多的衙門叫囂,嚷著:「釋放巴拉巴」、「把祂釘十字架」,當然沒有人知道,原來主耶穌上十字架,是祂自己的選擇。主耶穌將自己豁出去交給神,讓神去成就十字架的救恩。祂願意死在十字架上,被人捉拿、戲弄和嘲笑。祂的選擇也導致了群眾作出「決意放棄祂」這個選擇。
眾人來到彼拉多面前,要求彼拉多按著每年逾越節的慣例,給他們釋放一名囚犯。這群人在不久前曾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歡迎過耶穌基督,但沒多久他們便圍著彼拉多的衙門,一起喊叫釋放巴拉巴。當時的群眾可以說作出了十分錯誤的選擇,他們不知道、也不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在祭司長的挑唆下,他們以為耶穌是來搗亂和搞破壞的。耶穌既沒有帶領猶太人推翻羅馬政權,也沒有給他們帶來安居樂業的生活,結果他們一致認為耶穌是可棄絕和該死的,所以他們最終選擇放棄耶穌。主耶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被人推上十字架受刑罰。
從這件事我們察覺到,群眾往往是無知的,不要以為真理是能夠在群眾中間得到,因為他們的情緒很多時會受到人的挑動,從而往往作出無知和無理的選擇。明明主耶穌曾對百姓施予許多幫助,甚至在他們中間醫病、趕鬼、傳講真道,將真理表明;但這些群眾卻因著自己心裡的一些利益,便將主耶穌棄絕。希伯來書的作者描述「祂(主耶穌)忍受了罪人的頂撞」。頂撞是不尊重的表現,主耶穌是神的兒子,原是受人敬拜的主,但是罪人竟然不尊重祂。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難,不但是肉身上的苦難,更是「忍受了罪人的頂撞」。如此就沒有人的苦難能與祂相提並論了,因為惟有這位尊貴的神的兒子,竟然受罪的頂撞,祂寧願受這種苦也樂於為罪人的緣故,為你和我的緣故而死在十字架上,這苦難極為可貴。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就是因為這些無知的群眾被人煽動、被人挑唆,以致最終把祂送到各各他的髑髏地,送上十字架。所以主耶穌可以說是死於一群無知人的選擇。
- 彼拉多
論到無辜,我們不應將眼光只放在百姓身上;要知道一群無知的群眾,若遇到的不是無知的彼拉多,耶穌的結局不一定要死。豈料一群無知的群眾受那些對主耶穌懷有敵意的人挑唆下,竟然慫恿驅使彼拉多作出一個他自己也知道是違背良心的選擇,相信彼拉多對將耶穌判死罪心裡有不情願。馬可記載彼拉多原知道祭司長嫉妒耶穌才把耶穌捉拿,他們甚至覺得耶穌威脅了他們的地位,以及在宗教生活中所得到的利益,於是才挑唆、煽動和引導百姓將耶穌送上十字架。但群眾沒有權柄將耶穌送上十字架,彼拉多為了要討好百姓,竟作出違背自己良心的決定。
信主的人有聖靈居住在心裡,我們的天良都因主耶穌的血洗乾淨;但這個良心在信耶穌前、在未被主的寶血洗淨前,有許多污穢、瑕疵和虧欠。良心有時會起作用,讓我們知道所想所作的不對,但我們往往會因一些原因掩著良心、違背良心做事。彼拉多為了安撫百姓,為免生亂,希望他們繼續擁護他為猶太的巡撫,就照眾人意願判耶穌上十字架,並且釋放巴拉巴。雖然他知道這是錯的,但因要討好一些人,因著一些利益,便埋沒了良心的聲音,出賣無辜無罪的主耶穌。我們不要為著自己的一些好處、利益,違背良心做事,結果不但是出賣良心,甚至如彼拉多般出賣耶穌。
我們在人生路上要留意,不要因小失大,有沒有認真想過為主作選擇,抑或你作出選擇時你是掩著良心,放棄主?基督徒若無基督,就是徒然一生了。但我們既知道跟從主是對的,求主幫助我們不要違背心中的天良、認知。常常保守自己。
- 古利奈人西門
保羅寫羅馬書時曾向在主蒙揀選的魯孚和他的母親安(羅16:13),他們應屬羅馬教會的。保羅應認識魯孚,甚至覺得他是蒙主揀選的人。馬可福音十五章提到古利奈人西門,古利奈在北非。根據記載,這個古利奈人從鄉下走到耶路撒冷,這人後來背著耶穌的十字架走到各各他山去。他是亞歷山大和魯孚的父親,教會的傳統認為這個魯孚,就是羅馬書所記載那位保羅所認識的在主裡蒙揀選的魯孚。原來魯孚和亞歷山大的父親就是古利奈人西門,他昔日到耶路撒冷經過耶穌基督背十字架前往各各他刑場的路時,被抓去代耶穌基督背十字架。相信他是在威迫、脅迫的情況下來幫耶穌背十字架的。可能因這緣故,這西門就有了機會認識和信耶穌基督,後來也因此帶領他妻子和兩個兒子信耶穌;所以保羅在寫羅馬書問安時,才會這樣寫。保羅看魯孚的母親如自己的母親,顯示與他們很親密——指在主裡因著信,大家就成為一家人而言。
以前的人從鄉下走到另一個城或鎮,很少是為遊歷;我猜測魯孚是歸入猶太教的人,當時是逾越節,相信他也是來守節的。當時有不少外邦人都歸入猶太教,其中有我們熟悉的埃提阿伯的太監。或另一個原因,是為了生意的緣故來到耶路撒冷的。無論如何,他就在這際遇裡遇見主,不是自己的安排和打算,更不是自己的選擇。這西門在羅馬兵丁的矛、槍脅迫下,迫於無奈地幫陌生的耶穌背起祂的十字架,走往各各他。按常理推想,這西門到了刑場髑髏地時,必親眼看到兵丁將耶穌基督掛在十字架上的整個過程。當兵丁將在十字架拉上來立起時,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第一句話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主耶穌彷彿忘記了自己的痛苦,他只記掛著得罪祂的罪人,能夠得著父神的赦免。可見主耶穌的心腸滿有憐恤,祂愛人的心何等的深!
聖經沒有記載古利奈人西門後來怎樣聽聞福音,怎樣認識到耶穌就是那位神的兒子。根據使徒行傳的記載,十二個使徒在聖靈降臨後一齊為復活的主作見證。我推想西門既然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相信他也等到過完五旬節才走。這兩個節期很有關連,如果西門真的逗留在耶路撒冷,相信他是聽到彼得在五旬節時的講道而信了耶穌的。甚至很有可能連聖靈還未降臨,五旬節還未到時,根據使徒行傳所記有百二個弟兄走在一起禱告時,古利奈人也可能在其中了(徒1:15)。但無論真實情況如何,這古利奈人在自己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竟然蒙恩有機會信耶穌。
人生是否每事都由自己選擇才算是有福氣呢?一般人的宗教思想都是如此,有選擇權才是好的,沒有權選擇怎會好?世人很多都有這種想法,有得揀人生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古利奈人西門經歷了人生中可以說是一次「沒有選擇的選擇」。不是由他來揀選,而是他被選中,被羅馬兵丁選上,也可以說是被神從人群中揀了他出來,目的是讓他有機會認識這位釘十字架的耶穌。
人起初得罪神源於人喜歡自己選擇,「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林後11:3)蛇當時誘惑夏娃,叫她自己作個選擇,吃與不吃生命樹的果子是可以由她來揀的。蛇叫夏娃不要只聽神說,不要因神叫她不要吃她就不吃:「神不想你吃,是因為祂不想你有智慧,不要以為吃了就一定死……」在蛇的誘惑下,夏娃就作了全人類歷史中的第一個選擇——選擇違背神的命令,伸手摘下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也分給丈夫吃。所以由人自己去選擇,未必一定好。不由自己選的,不由自己作主的,可能更好。
雖然有時不太明白神的話語,只要信神所吩咐是對我們好就去聽從便是了。如果我們信耶穌不是這樣信,是不能得救的。「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即是說信耶穌的人,必定信神愛世人;神是愛,祂為我們所作的,吩咐我們所作的,全部都是愛心。祂不會作弄人、為難人、傷害人;祂不是想降禍給人,祂向我們所懷的心腸是愛的心腸。可惜人不想信神是愛,夏娃是第一個不相信,結果她質疑神對她的吩咐。「沒有選擇」不一定不好,「有得選擇」也未必一定好。古利奈人西門就是在沒有選擇,在神的安排下,結果認識到耶穌。他因著伏在神的安排下,能夠親眼看見耶穌怎樣被釘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有時我們在沒有選擇、不是在自己選擇的情況下,走上神的路,這是蒙福的。蒙福的路不是由於我懂得怎樣選擇,許多時候是由於我不懂得選擇,不敢選擇,而由神為我的人生作出最好的選擇。
大衛整個人生其中一個特點是他從來沒有為自己有任何打算、計劃、籌謀或者選擇。他是牧童時,父親接待撒母耳叫齊他七個哥哥來,惟獨不叫他。父親叫他放羊就放羊,說不關他的事就順服,直到撒母耳問他父親才醒起他來。最後撒母耳將耶和華的膏油倒在他身上,大衛從沒想過,沒有計劃;也沒有立志,沒有為自己的人生作過打算;沒想過日後會成為掃羅的戰士長,成為他的女婿,最後成為猶大支派的君王;更沒想到十二支派的長老走到希伯崙立他作以色列第二任的君王。他只順著祂的牧者耶和華的引導,就如大衛在詩篇廿三篇說耶和華是他的牧者,他必不至缺乏。英文的意思是甚麼也不想(I shall not want),沒有東西可想,不用再為自己的人生計劃和籌謀。香港人很懂得計劃,但換個角度看,香港的信徒可能最不懂得信心。許多時我們憑自己的計劃,自己的選擇來過日子。我們沒有充足的信心,仰望主帶領我們走義路。許多人懂得背誦詩篇廿三篇,但很少人走上。古利奈人的人生被神選上了,求主憐憫我們,給我們信心,不是憑我們自己選擇我們前面要走的路,乃是我們信而順服走上神為我們選擇的道路。
- 巴拉巴
他的父親是拉巴,詳細的資料無可稽考,他是與耶穌一同釘十字架的兩個強盜的伙伴,曾一同作亂的。每逢節期羅馬政府都會釋放一名囚犯,彼拉多想藉此機會釋放耶穌,但沒想到猶太人竟選擇釋放巴拉巴。試想像一下,巴拉巴當時應被囚在牢裡,突然人聲嘈雜,聽到群眾極力的喊著說:「巴拉巴」、「釘他十字架」,結果突然有一兵丁走進囚室,打開監門,開了鎖鐐釋放他。巴拉巴可能起初未及反應過來,詫異問為何不用扣上鎖鐐去釘十字架,如此巴拉巴就從衙門其他的門離開了。巴拉巴被釋放時,可能不明所以,但猜想他會問箇中原因。後來定得知他不需死,是因為耶穌代他死。不知他獲釋放以後的人生如何?但我們今天信主的人,如保羅所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聖經帶出來的教訓告訴我們信主的人,不用面對第二次的死,不用面對神忿怒和公義的審判,原因是耶穌基督已替我們死了。所以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一句話,表明了祂死得很痛苦,「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我們或許不太覺得被神離棄有多慘(因為我們都素來離棄神?)但作為神的兒子耶穌,祂竟然有一刻向神喊叫,祂不是因為要成就舊約詩篇廿二篇的預言而背出這句話,而是因為極其痛苦才喊出這句話來:「為甚麼?」祂不是不明白原因,是因為真的很痛苦。祂當時真的嘗到甚麼是死味,聖經所說的死是指人和神這位造物主,賜人生命的主分開,永不相見。所以永遠的生命不是指我們長生不老,而是指認識獨一的真生,並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永遠的生命乃是指你與這位神永遠的認識,你能見到這位神,知道這位主。信耶穌得永生不是將來的事,而是信的那一刻已得到永生。
聖經沒有記載巴拉巴獲釋後人生如何,我推測他會重新做人。那麼你和我如何?你和我認識真理,說自己信耶穌,信這位神愛你的人,又信這位神叫耶穌基督——神的兒子為你死的人,你從那時開始有沒有重新做人?你會重新在神面前立定心志,願意一生不再為自己活,而是為替我們死而復活的主活嗎?求主幫助我們作這樣的選擇,這個真真正正敬虔的選擇,叫我們一生走在敬虔的路上,為這位愛我們至死的主耶穌而活。如保羅所說:「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信神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20)
求主幫助我們在主的恩中,作這樣的選擇,好好為主而活。在這星期,在今天,就為主而活,這是我們基督徒當行、當作的選擇。
(講於2020年1月12日,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