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我們的光

大衛受感動寫下詩篇139篇,這篇詩反映出他認識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主。我們對神有多敬畏,與我們對祂有多認識有關,認識神對我們生命的成長和成熟至關重要。大衛這篇禱告的詩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夜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樣。」(詩139:12),這就道出了神是光的真理,正如新約聖經的啟示:「神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一1:5)。

Read more

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基督徒得力其中之一個途徑是吃靈糧,如果我們每日親近神,怎會沒有力量?基督徒常常被魔鬼打倒,一遇到試探來就跌倒,難處來便失腳,原因可能是因為隨隨便便過日子。如果我們每天親近神,與祂相交,越與祂溝通就越能認識祂,越認識祂就越有信心。如此,神就是我們的門閂。門閂是銅的、鐵的,是我們的倚靠和力量。我們在世會有苦難,但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認定神是你的倚靠和幫助。

Read more

及時行善

世人說要及時行樂,但基督徒應說要及時行善。兩者的分別在於世人沒有將來,他們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樂主義。他們不知道真正的生命是甚麼,他們認為今天的享受是最實際的。但基督徒在神的智慧啟示下得知:我們要為將來作準備,不要只顧眼前享樂。基督徒受的只是至暫至輕的苦楚,承受的卻是將來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Read more

不要愛世界

約翰勸勉信徒不要愛世界,其實他也在提醒弟兄姊妹要曉得分辨甚麼是世界的事。我們雖然身處世界,但緊記不要被世界擄去,愛上它。回看第7節,約翰壹書第三至五章繼續講到命令,這命令就是彼此相愛。這不是舊命令,亦是新命令;每天都要愛弟兄姊妹,愛是歷久常新的。如果我們將彼此相愛這教導,跟不要愛世界相連,就明白約翰的心意是要弟兄姊妹彼此相愛,不要愛世界。

Read more

蒙主悅納的敬拜

以色列人第一次守逾越節是在正要出埃及時,就在神降殺長子之災那晚。節日的目的是記念神,想念神拯救之恩。本來以色列人的長子和埃及人的長子要一併被殺的,但滅命天使看見以色列人的家門楣門框上塗上羔羊的血,就越過那家,不殺那家的長子。我們平日到禮拜堂敬拜神,與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很類似。讓我們透過思想神對以色列人過逾越節的吩咐,再思怎樣的敬拜才能蒙主悅納?

Read more

2022年夏令會(四) 跟從主到底

路得本是孤單生活的,但與波阿斯結合後,就不再孤單,更成為蒙愛的人;路得本來很貧窮,要以拾麥穗為生,但因波阿斯變得豐富;路得失去丈夫時,必曾哭泣痛苦,但現在是喜樂代替了愁苦。以前是絕望,現在充滿了盼望;以前是卑微的,現在是榮耀的;以前是外邦人,現在成為神的兒女。跟從主的路得一步一步蒙神的大恩!

Read more

學會知足常樂

這段經文說出保羅常常喜樂的秘訣在於知足,使他無論遇到甚麼景況,都能靠主常常喜樂(腓4:4, 10)。保羅在甚麼處境下學這功課?經文提到卑賤、豐富、飽足、飢餓、有餘、缺乏……這功課是從人生各種不同際遇環境裡學習的。神往往會在生活中教導、訓練我們。神往往要改變的不是環境,而是我們的心。

Read more

2022年夏令會(五) 何等美好的恩主

路得知道自己是摩押人,她很貧窮,一無所有;來到了陌生之地,沒有朋友和相熟的人。若得到人眷顧,她定會存著感恩的心生活。當我們蒙恩久了,或者我們會忘記自己出身是何等樣的人,忘記自己本是不配的。若知道本是不配的,心中就更應為所得的常存感謝,並帶著感恩的心來生活。我們實在要常存感恩謙卑的心,才不會自高自滿離開神。基督徒若能常常回想自己信主前的情況,提醒自己以往是何等的不堪,而如今卻蒙神極大的恩典,實在美好。

Read more

2022年夏令會 (二) 定意跟從主到底

安逸使一些基督徒靈性受到很大虧損。一些跟從主的人,遇到難處就想避開,但其實艱難往往更顯出神的恩典,如果選擇避開就少了經歷神的機會。有些困難,我們避開了,但遲早也要面對。除非你不願意成長,不然神也會帶你到另一環境,要你學習未學習到的功課。主耶穌說:「我來了,是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就是這個意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