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先知在家鄉被接納

經文:路四16-30

許多人將這段經文與馬太福音十三53-58和馬可福音六1-6比較,這三處經文記載的內容都很相似,但馬太和馬可的記載更相似。耶穌在世傳道三年多,曾兩次回到家鄉傳道;路加所記載的是耶穌最早回到家鄉拿撒勒講道的一次,馬太和馬可則記載耶穌第二次在拿撒勒的會堂講道,但都不受當地人接納。聖經稱耶穌為拿撒勒的耶穌,因為當時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所以一般都在人的名字前冠以家鄉名稱。這個做法在舊約時代已有,在介紹某人時除了指明地方外,更常記載其父親的名字以作識別。

耶穌向自己家鄉的人傳道

耶穌沒有放棄自己家鄉的人,兩次來到自己的家鄉傳道,在那裡行異能、醫病、趕鬼,但結果都是不被接納,那裡的人仍然不信。耶穌第一次回到自己家鄉傳道時,按照平常的規矩進入會堂(16節)。這個大致上是耶穌傳道的模式,他會在安息日到會堂講道。猶太人的規矩是在安息日會堂聚會的時間,即場從群眾當中找出德高望重的人,邀請他們出來講道。猶太人的聖經主要分為兩部份,不計詩歌書,通常在會堂裡講道的內容,不外乎是律法書或先知書。一直以來,大多數猶太人都認為律法書的地位比先知書高,但在這裡耶穌明顯是有意選取以賽亞先知書來講(17節)。當日所講的以賽亞書六十一章其實是預言耶穌為人受苦受死,他背負世人的罪,但猶太人至今讀這章經文時仍是無動於衷。

當耶穌讀出這段經文時,相信熟悉的人不多。這段經文記載在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其中一節則來自以賽亞書五十八6:「使被欺壓的得自由」。為何耶穌讀出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以後,翻前讀五十八章的一句,然後才再繼續讀第六十一章?耶穌這樣做好像有意整理出信息,說明這預言要在他們中間應驗了(21節)。

耶穌站著讀完經後就交還經卷,之後坐下來。眾人看著他,期待他講解,或希望聽他說些祝福的話。耶穌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21節)群眾起初聽見耶穌這話,十分高興和接納,因為內容提到福音臨到貧窮人,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神悅納人的禧年要臨到。耶穌刻意沒有讀出以賽亞書六十一章2節的後半節:「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明顯是要宣告現在神的恩惠已臨到,他要成就救恩來拯救他們。所以,耶穌的意思是指他自己在他們當中,就等於應驗了他們所聽見的了。不過當時聽道的人聽不出耶穌的意思,他們的反應只是稱讚和希奇。

克服向家人傳福音的困難

眾人稱讚、希奇過後,心裡隨即輕視耶穌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22節)畢竟他們看著耶穌長大,是作木匠的貧窮人,他們就很詫異耶穌為何會有這等知識和智慧,如此明白神的事。耶穌看出他們的內心想法,就預言他們必引用一句俗語向他說:「醫生,你醫治自己吧!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行的事,也當行在你自己家鄉裡」(23節),然後就明明地對眾人說:「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24節)相信不少人對此都有同感,向自己親人講論神的事情不容易,向自己家人傳福音常常比向別人家人傳福音更難。我在家裡提醒子女遇到甚麼事都可向主禱告,但他們卻冷淡對待。相反我在團契勸勉少年人在考試壓力下可向神禱告,他們的回應十分正面;他們見證說祈禱很有效,祈禱後他們經歷到主賜能力來面對壓力,在考試過程中也經歷主的同在和提醒。我聽到後很欣慰,但也可惜我子女沒有與我分享這種經歷。

既是如此,我們可以互相幫助,彼此向對方的家人傳福音來克服這個困難,就像我父母也是因教會的傳道人向他們傳福音而信主的。我相信神樂意使用我們這彼此服事的做法,所以我們不妨想一想在教會建立向彼此家人傳福音的關係,使彼此的家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此外,藉著互相幫助,我們與弟兄姊妹的關係也會更親密。加上我們在主裡是一家人,弟兄姊妹的父母和子女,也可稱為我們的父母和子女,因此我們也要努力向他們傳福音。

以色列人因驕傲而拒絕救恩

耶穌接下去對眾人講述以利亞和以利沙的事蹟,這番話隨即引起眾人的不滿和憎恨。在以利亞的事蹟裡,耶穌指出神沒有叫以利亞在饑荒時留在以色列境內,而是叫他去西頓的撒勒法投靠一個寡婦,因為那時在本國以色列境內有亞哈和耶洗別要謀害他。以利亞在寡婦家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叫婦人給他水和餅,寡婦這樣做也要出於信心,因為那時她所存的糧食只足夠她和兒子吃。以利亞叫寡婦先給他做餅,並斷言神會供應她所需用的,使她不致缺乏。第二件事是寡婦的兒子後來得了重病而死,以利亞就向神祈禱。經過多次禱告,這寡婦的兒子才漸漸活過來。最後寡婦說:「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王上十七章)耶穌說出以利亞的事,是要聽的人領會當時以利亞就是那婦人的救命恩人,也說明神的救恩也要臨到外邦人。

耶穌接著提到以利沙醫治乃縵。在以利沙的時代相信許多人也患大痲瘋,古時患大痲瘋與罪有關;患者要與人隔離,因為接觸到的人都為不潔淨。那時亞蘭(現今的敘利亞)與以色列不和,亞蘭王託將軍乃縵帶信給以色列王,叫他醫好乃縵。以色列王知道亞蘭王要藉此找藉口攻打以色列,就感到極其憤怒。以利沙知道這件事後,就叫以色列王請乃縵到他那裡去。乃縵到了以後,以利沙吩咐僕人叫乃縵去約但河沐浴七次,乃縵就得以潔淨,並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王下五章)。耶穌引用這件事,要指出那時除了乃縵,沒有人得潔淨。

兩件事中(25-27節),得到神施恩的都是外邦人,目的是說出耶穌預先知道當他來到世上,外邦人會相信和尊重他,相反在以色列相信他的人卻很少。以色列人是看耶穌基督只是先知,不是救主,不是彌賽亞。他們不接受人類的救恩要靠釘十字架的「罪犯」來成就,但卻不知這正是神的智慧。「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一26-27)教會裡的人是一些承認自己是罪人,承認自己卑微,接受耶穌基督作他們生命的主的人;當人驕傲時,就看不見神,也不認識自己,是無法接受救恩的。主耶穌所預言的情況已經應驗,就是耶穌基督的救恩已臨到外邦人,反而耶穌在以色列到如今還是不被接納。

眾人雖然聽見主的恩典會臨到他們,但得悉這救恩要先臨到他們所輕看和憎惡的外邦人時,他們對耶穌的態度就一百八十度轉變:由原來的稱讚和希奇,變成忿怒和憎恨,甚至要將耶穌推下山崖去(28-29節)。耶穌沒有理會他們,就從他們中間走過,離開他們到別的城去傳道(30節)。

存感恩的心把福音傳開

我們要謹記自己本是外邦人,本來諸約與我們都無關,神卻讓救恩先臨到外邦人,使我們今天能聽信福音而蒙恩得救。所以,我們要常存感恩的心讚美神、事奉神,更要忠心把福音傳給我們身邊的親人。「先知在自己的家鄉不被接納」是事實,我們要在熟悉自己的人中間傳福音絕不容易。我們必須先自己有好的生命見證;再加上教會弟兄姊妹互相幫助,互相探望交往,彼此為對方家人代禱。盼望我們的家人都能蒙恩得救,願主作工。我們也相信有一天,當外邦人得救的人數滿足時,以色列人就會全家歸主,這是聖經所說的(羅十一25-26)。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那時就是主再來的日子。

講於2018年6月24日,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