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人必因信得生

經文:羅15:4-6;哈1-3章

前陣子社會事件的一些活動引致交通受阻,政局紛亂,人心不安。這些情況使我想起以前中國農村和在山地生活的人要參加聚會,需要走一至兩個鐘才能到達聚會處,之後就整天待在那裡聽道、查經。香港是世界上數一數二方便的城市,或許神藉著近來發生的事讓我們自省,自己會否因一些小事就失去忍耐,變得暴躁和不滿?聽一些長者說現代的年輕人「不吃得苦」,我們是否也是如此?神教導我們凡事謝恩,常常喜樂,這是命令。我們理應用這樣的心去看待事情,顯出不一樣的生命。有時候在理性上知道應怎樣處理,但內心情緒的起伏不定卻久久未能平伏得到。也許今日可以安靜下來,但到明天,後天或再過幾個月,回想起來時情緒又再波動起來。

神藉著講台信息或弟兄姊妹的分享,每星期都給我們不同的教導和提醒,使我們知道該如何看待事情。話雖如此,雖然頭腦上是知道的,但言談間仍察覺到弟兄姊妹的心思充滿著對現今社會與政局的不滿、無奈、恐懼和擔心;不少信徒被今生的思慮纏繞,心裡仍未得到真正的平安和喜樂,未能享用到神所賜的豐盛生命。

面對動蕩不安時,人最需要的是從神而來的安慰。記得小時候遇到打雷時,父母都安慰說不用怕,因為打雷很快會過去;但如果打雷仍繼續,父母就會說:「不用怕,爸爸/媽媽在,沒事,沒事。」如果你是他素常倚靠的人,他定會因你的話和同在而得到安慰。我也曾預計社會不穩定的情況會很快告一段落,但想不到仍持續下去。人的判斷很多時不可靠,顯出人的有限、愚昧和無知;自己可能還未弄清事情的真相下,就妄下結論自我安慰。可見人的安慰有限制,因為許多事情是人不能控制的。我們需要從神而來的安慰,也需要從神而來的忍耐。羅馬書15章4-6節就講出得安慰與忍耐的秘訣。

經文指出當我們需要忍耐和安慰時,我們必須要到神那裡。保羅形容神是「賜忍耐安慰的神」。藉著聖經我們可以得到忍耐、安慰和從這而來的盼望。人的安慰有限,但神所賜予的絕不一樣。「從前所寫的聖經」(羅4:4)是指舊約聖經,表示舊約聖經不但為舊約時代的人而寫,更為新約時代的信徒而寫,按此羅馬書也是為今天的信徒而寫。意思是我們得盼望、安慰和忍耐的秘訣是可以從讀舊約聖經而得到,正如保羅自己所經歷過而又傳講的。對今天的信徒來說,舊約聖經與我們的關係好像比較遙遠,怎樣能將當日的信息應用到今天?我們試從哈巴谷書來看看。

舊約先知書的信息大多是責備性的內容,而且很多是十分嚴厲的;但哈巴谷書有些不同,讀完全書都看不到神要藉著哈巴谷先知宣告祂的警告和審判,內容只圍繞哈巴谷個人與神之間的對話、所發生的事。從哈巴谷如何面對內心困惑的心路歷程,我們來學習怎樣靠主解決內心憂傷,以致得到從聖經所生的忍耐、安慰和盼望。

哈巴谷先知與耶利米先知是同期的,耶利米時代的猶大國罪惡甚重,神甚至要毀壞聖殿,審判迫在眉睫。在這以前,神已多次多方差遣先知呼喚以色列人悔改回轉,呼籲他們不要向神獻祭的同時又拜其他偶像,犯任意妄為的罪,從何西阿書可看出神為祂的百姓何等憂傷。耶利米被稱為流淚的先知,即使他如何竭力傳達神的話,以色人仍掩耳不聽,甚至想加害與他。哈巴谷就是身處這樣的一個時代,環境比起我們現在更艱難,但他別無選擇,因為神呼召他作先知代替神向百姓說話,在祂的國裡事奉。因此,即使哈巴谷不情願,也不可以離開,要長時間面對周遭的動亂不安。哈巴谷雖然認識神也事奉神,但此刻他心裡也不明白神的心意,心裡困惑起來。

第一章1-4節(在困惑中呼求神):經文或許會使我們想起近日社會出現的情況,未信主的人遇見這情況,心緒不穩是自然不過的,即使是基督徒也會因環境的轉變而情緒被激動。哈巴谷在這裡向神說:「我因強暴哀求你」,因為他覺得神沒有拯救,對事情置若罔聞,並且怪責神為何讓他看見這些罪孽。一個認識神的人是恨惡罪、討厭罪的,他恨惡罪不是因為罪侵犯了他的財產和自由,而是因為與神同心的人,是與神的感受一致的;愛神所愛,恨神所恨的,所以就不喜悅看見罪惡。今天我們看見社會上的事情,是否只有忿怒,沒有為罪人憂傷?

從經文看,哈巴谷不只一次兩次呼求神,而是愈來愈迫切。他一開始已求神彰顯公義,顯出祂的作為,求神不要讓事情惡化,但他仍然看不見神垂聽他的禱告。宋尚節博士形容哈巴谷說:「他向神發牢騷。」當神好像對自己的禱告不理會時,你會有何反應?內心會否有許多掙扎,甚至覺得難以承受?面對這種情況,有時沒有宣之於口,心靈卻十分痛苦。哈巴谷不知如何回應眼前的情況,也無法阻止以色列人繼續行惡,感到無力,神卻要將他安排在其中。

哈巴谷在盡頭時尋求神,今天我們也要效法他。面對當前的環境,很多人都會對社會上不同人士指指點點。人喜歡發表許多意見,當找到有相同立場的人認同自己時,就會感到被支持和肯定。可是我們很多時候可能只是紙上談兵,卻沒有留意到實際情況往往不是我們所看到的表面那麼簡單。試想想,假如我們是當中需要負責應對當前問題的人,我們有把握能解決嗎?我們遇到問題當然可以找朋友交談,更可以與弟兄姊妹分享交通,但最緊要是直接尋求神的幫助。因為在神那裡才有真正的答案。地上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真相」,因為各人所詮釋的都不同,惟有神沒有錯。哈巴谷認定神才是他的出路,就藉著禱告繼續將心裡的困惑帶到神面前,因為他相信尋求的必尋見,禱告的必蒙應允(按著祂的旨意求)。

第一章5-11節:神回應了哈巴谷的禱告。如果你是哈巴谷,你滿意這答案嗎?能釋除你心中的困惑嗎?如果我是哈巴谷,我會期望神叫我放心,安慰我一番;但神的回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更使人大大驚奇。經文提及迦勒底人,當時猶大國經歷內憂外患,內憂是以色列人不遵從神的律法,悖逆得罪神;外患是指巴比倫帝國興起,她消滅了亞述,後來猶大國尋求埃及的幫助,最終也遭滅亡。所以到約雅敬年間,猶大國已成為巴比倫的附屬國。哈巴谷看見這國家的兇殘,心中很不明白神的作為,因為祂不但沒有解決猶大內部的問題,還安排兇殘的國家掠奪猶大。他不明白為甚麼神安排惡人圍困義人!人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好,哈巴谷或會祈禱求神滅絕迦勒底人,好像新約時約翰和雅各求神從天上降火消滅撒瑪利亞人。主耶穌看見約翰和雅各為他出頭,沒有感謝和稱讚他們,反而責備他們,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路9:55)人的禱告反映人內心的情況,而有時是人不自知的。假若你求神彰顯公義,向惡人施行審判,要知道神不但審判我們認為惡的人,也要審判我們。我們是否已預備好迎見神?幼發拉底河在創世記時已有記載,到啟示錄時再出現。這條河在天使傾倒第六碗時枯乾了,好預備給東方二萬萬大軍經過河道參與哈米吉多頓大戰。據2009年紐約時報報導這條在伊拉克境內的河,已逐漸枯乾,因為水源不足引發該地叛亂和衝突。神的話已逐步應驗,如果我們還未預備好迎見主而求神公義的審判來臨,有沒有想過你的結果會如何?哈巴谷以自己的公義質疑神的作為,責問神為何不審判惡人;但神告訴他,那些惡人是祂興起的,是祂容許這些事發生的。

第一章12-17節:顯示哈巴谷已有進步,他向神提問後,確信神是永遠存在的大能者,是公義聖潔的神,也是他的神,他知道神興起迦勒底人的目的是為要刑罰和懲治。神讓他知道即使祂一次又一次派先知對百姓說,他們仍是不聽從。既然如此,神就興起環境來使他們知道、省悟、悔改。如果父母經常說要責罰不聽教的孩子,但每次講後也不兌現,小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只會說,根本不會做,他就輕視父母的話。神對以色列人說若再犯罪,懲罰就會臨到,若一直都看不見發生,人就會輕忽神的話不理。我們知道審判不只在末日發生,在地上神已施行過不少審判,有些是我們親眼見證的。換一角度想,有時神安排一些事情發生,其實我們不要先想是別人的問題。主耶穌曾教導說:「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路6:42)人很容易落在自義的地步,今天遇到的困難或審判,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先要想一想神在以往有沒有一直提醒,叫我們不要貪愛世界,不要戀慕地上的事物,不要貪戀錢財,不要求安舒,不要為自己而活,要為主而活?神要我們遇到一些事情,祂要我們醒悟過來,要我們知道世界只會越來越惡,所以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作惡的和欺哄的人,必越久越惡。神要人知道,社會的文明、教育和制度,不是人的出路,耶穌才是人類惟一的出路,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藉著他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今天我們也要想一想,過往香港的教會和世界的教會的光景如何,我們的生活與使徒時代的信徒相比,或與以往幾十年的信徒相比,是否發覺我們的生命不成樣子?不要到主再來時,哀哭切齒,後悔自己沒有聽從神藉著講台信息,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若還不醒,神就會藉著環境要我們知道痛,知道將來的審判比現今更厲害。

哈巴谷看見問題,不只向人說。當然有時我們會與人討論分享,這不是問題,只要言語上不犯罪就可。若要解決問題的核心,要得到真正的答案,惟有到神面前去,神必會指示。雖然哈巴谷要等候,神最終都回答他。這是我們第一個要學習的功課。

第二章1-56-20節(安靜觀看):神吩咐哈巴谷要清楚記下祂日後對迦勒底人的審判,經文提及五個禍;不但給他知道,也叫日後讀這經的人知道神必定會一一審判所有的不義。有時人以為神看不見,但這裡神明顯要哈巴谷知道,祂一切都看在眼裡,連人所看不見的祂也能看見;祂知道該怎樣做,也計劃要怎樣做。問題就在於我們要學習從第一章的「困惑」轉到第二章的「觀看」,像哈巴谷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觀看」有留心和等候的意思,也是堅定相信神的表現。因為他相信他是神的兒女,儘管現在不明白,但神會教導,這是祂所應許的。我們需要學習等候,在等候中要安靜。人不安靜聽不到神的話,聖靈是用微小的聲音向人說話的。

神對哈巴谷說時間已定了,只是人還未看見。人活在時空、歷史裡面,只可看見過去的事,將來的事不能知道;但神在歷史之上,祂能看見過去、現在和將來。神在時間之上,祂不是觀眾、不是旁觀者,祂親身參與其中,介入歷史;沒有祂的允許,事情絕不會發生。我們要有這個認識和信心,所以重點在第4節:「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神重視的是因信得生的義人(參羅一17,加三11,來十38)。「義人因信得生」引出因信稱義的真理,基督教(新教)能脫離天主教的錯謬也是在此,馬丁路德一度對人靠行為得救困惑不已,他一直尋求神的啟示,在1517年馬丁路德等候到神的答覆,他讀羅馬書時看見這句話,就醒悟到得救不是靠買贖罪券、行聖禮、告解或修行等,而是單單因著信而被神稱義。但當中的意思不止如此,更講到一個屬神的人如何因信在困難的情況下繼續經歷、活出神豐富的生命。信就是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堅定相信神,一直的相信到底。神的話如何說,就如何信;不是選擇性的信,而是相信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當中實際地等候主是很重要的。

第三章1-19節(因信得生):哈巴谷的禱告顯明他心裡的困惑已釋除,當他在信心中等候神後,他聽見神對他說話,讓他生出敬畏神的心。神並沒有因哈巴谷的禱告而改變環境事實,最終沒有阻止迦勒底人入侵,猶大國最終也要亡國,聖殿也被毀,但神改變了哈巴谷。神使哈巴谷回想起神以往的作為,認識到神從來不會做錯,沒有一事越過祂的能力範圍,祂是全能的神。他也認識到自己在神的面光之下,如果不是蒙憐憫被神拯救,就跟那些惡人一樣無法站立在神面前。因此,他學習順服一切的安排:「我只可安靜等候……」他能安靜等候災難之日和犯境之民,秘訣在第17-19節:「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這是一首歌,讓人常常唱頌,易於記憶。神與哈巴谷的對話經歷被留下來,甚至寫成歌,為幫助今日我們讀從前所寫的聖經時,得到忍耐。我們認識神的作為,知道祂必作工時,就能忍耐並安靜等候。神必安慰那些忍耐和等候祂的人,安慰不是從環境而來,而是從神而來。哈巴谷說就算有一日甚麼都失去,在極惡劣的逆境中,仍然能因信靠救他的神而喜樂,這是豐盛生命的表現。

義人必因信得生,不只是「因信稱義」,得救就完,而是因為信不斷在那生命裡享用到豐富(約10:10)。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句話在聖經共出現四次,是非常重要的真理。今日我們成為神的兒女,成為聖經所說因信稱義的人,成為因著信得豐盛生命的人,我們也要靠主常常喜樂。求主幫助我們,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願賜忍耐和安慰的神幫助我們。

講於2019年10月6日,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