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的結局

經文:雅五7-11;伯一20-23;四十二1-17

主耶穌肉身上的弟弟雅各在初期教會時期於耶路撒冷牧會,當信徒受到逼迫時,他寫下雅各書提醒信徒要忍耐,等候主再來,當中經文連續提了三次:「要忍耐直到主來」(雅五7)、「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雅五8)、「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雅五9),而每次講到主快再來時,他都勸勉信徒要忍耐。相信大家都會認同現在離主再回來的日子更近了,因為我們看見聖經所預言末世會出現的天災、饑荒、地震、瘟疫越來越頻繁,特別是天氣的異常變化更是明顯……基督徒要準備面對未來更加艱難的日子,故此末世等候主再來確實很需要有忍耐,但我們如何才能夠忍耐到底?

持定未來盼望,堅定忍耐等候

年長的為生活艱難、家庭煩惱、病患而忍耐;年輕的為繁重的學業、工作壓力而忍耐……不同年齡層的人都有各自要忍耐的事,每個人在世生活總要為一些事情而忍耐,所以忍耐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雅各在此提醒人要忍耐「直到主來」,意思是告訴信徒忍耐不是無止境的,而是有終結的一天,就是基督要再來,結束這個充滿罪惡痛苦的世界。往往當我們對未來有了明確的目標時,才能夠更容易忍耐下去。每次在喪禮安慰家屬親友時,我都會提醒自己,當說到死後能與主永遠同在是得享安息、好得無比的時候,自己心裡是否如此的渴慕?經文以農夫等候出產收成來勸勉信徒要忍耐(雅五7-8),因為農夫往往要長期勞苦耕種,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等到農作物收成的季節,當中需要很大的忍耐。若農夫只把眼光放在眼前的成效,必定很快就放棄,不繼續耕種,先前的努力就白費了;故此農夫之所以能忍耐等候,是因他們把目光放在將來,想到能享受豐碩的出產而有了盼望。因此雅各提醒我們要在艱難的日子中要認識到一切勞苦愁煩都會有結束的一天,那時必能得到真正的安息與主所應許的福樂、賞賜。

不要彼此埋怨,務要互相扶持

當講到主再來的日子近了,雅各接下去就提醒信徒不要彼此埋怨(雅五9)。驟眼看來與等候忍耐主再來沒有關連,但仔細想有時我們難以忍耐時就不免會有所埋怨。以前與同學相聚時,聽到的談話內容大都是他們的怨言,埋怨的對象不外是家庭、另一半、上司同事、社會或政府;埋怨就是自己無法忍受一些人或事,想要宣泄自己抑壓著的不愉快情緒。在教會裡弟兄姊妹一同相處相交時,可以坦誠交通各自的苦況,讓彼此在私禱裡互相記念代求,這是美好的;但要留意不要變成了埋怨的時間,更不可將不愉快的情緒發泄在弟兄姊妹身上,引致彼此不和。主只命令我們要彼此相愛,而不是彼此埋怨,既是命令就一定要遵守。因此弟兄姊妹之間不應互相埋怨和投訴,因為在主裡我們是互為肢體的,應要互相忍耐,彼此相讓,與世人有所分別,「免得受審判,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雅五9)。彼此相愛是為對方著想,而不是只考慮到個人的感受。當弟兄姊妹在艱難中忍不下去、快要倒下時,我們要以愛相待,與他們同行,同心將難處交託給主(腓四6-7)。忍耐不能單靠自己,也需要同行者的幫助;在忍耐中每個人固然都要心存盼望,但也要有弟兄姊妹的鼓勵與扶持。

我們參加聚會,無論是崇拜、團契、祈禱會等,都需要互相鼓勵。大家要堅持出席聚會,彼此在分享中勸勉對方;即使沒有分享,看見弟兄姊妹在艱難中仍不停止聚會,也會受激勵,讓大家更有力量堅持下去。我們所信靠的是同一位主,祂的恩典夠我們每一個人用的,盼望我們各人都可以靠主站立得住,堅持到底。

效法前人榜樣,明白忍耐有福

接下去,雅各勸勉基督徒要把先前事奉神的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要表明歷史上確實有很多人能夠靠著主在苦難中忍耐到底,並稱他們為有福的:「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過約伯的忍耐」(雅五11)。雅各特別以約伯的忍耐作為例子,表示要讀聖經的人在學習忍耐的功課時,思想約伯如何忍耐。我們得知約伯不但面對子女親人突然離世,還要受皮肉之苦,更受妻子嘲諷怨毒的話,但「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伯二10)。約伯深知他擁有的一切都是主所賜的,所以他能忍耐痛苦而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以神為愚妄。」(伯一21-22)

約伯為人正直又敬畏神,卻要忍受這極大的苦難,怎能理解為「有福的」呢?我認為關鍵就在於雅各接著所提到的:「你們聽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雅五11)雅各要以「約伯的結局」來告訴基督徒為何受苦能忍耐是有福的,因此讓我們來一同思想約伯這個人的結局。有些人看過約伯記的記載(伯四十二1-17),認為這裡是指主後來賜給約伯的比先前所擁有的多兩倍,所以他是有福的;這是從物質方面的補償來看的,但富足就是雅各所指的有福嗎?讓我們比較一下著名希臘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的結局,他死時吩咐人為他做三件事:(1) 在他的棺材兩旁開洞,讓他的手可伸出,要告訴人他死時甚麼也帶不走。(2) 由全國最好的醫生來抬棺木,表示最好的醫生也不能救他的性命。 (3) 在舁送他棺木的路上要鋪滿他在各國得來的奇珍異寶,寓意一切財寶都不能救他脫離死亡。抬棺木的人踏著錢財將他送進墳墓,顯示物質豐富不一定就是有福的,因為是短暫的。約伯加倍得到他原先所有的,固然是神給他在地上的福氣;但如果約伯的結局不過如此,就與世人沒有分別。回想主的先知許多都不是有這樣的結局,可見主要我們認識的必然是指背後更深的福氣,是永恆的福氣,而不是像亞歷山大的那樣。

主是滿心憐憫,而且大有慈悲

當初約伯失去地上的財寶不是因為他犯罪得罪神,因神在撒但面前稱許約伯:「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一8),是神容許撒但攻擊約伯。因此,可以想像約伯沒有犯錯卻遭遇不幸,一定百思不得其解。神要約伯經歷這些事,怎能顯出神是滿心憐憫和大有慈悲?因此有人認為約伯記的主題是:「為何義人要受苦難?」但其實約伯因他的受苦而得到極大的福氣。

當我們細看約伯所說的話,會發現他的自義、自高(當時他是大地主,許多人聽從他),亦以人的角度來猜度神的作為和智慧;神知道約伯的需要,所以容許苦難臨到約伯,為要使他看見自己的問題,讓他重新認識他與神之間的關係。故此他後來說:「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四十二6)。約伯看見自己的微小,學會在神面前謙卑,他更認識自己也更認識神,是一大福氣。「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四十二5),約伯對神的認識很可能是從上一輩聽回來的,他就按著來為自己的兒女獻祭;但經歷試煉後,他在靈裡親眼看見神,與神建立了密切的關係。約伯不再以自己的財產、經驗、知識為可恃的,只單單倚靠神。

約伯與他的三個朋友對神的議論其實是得罪神的,最後神接受約伯直接向祂悔改,卻要他的三個朋友帶著祭牲到約伯面前,要讓約伯為他們祈禱和獻祭:「我因悅納他,就不按你們的愚妄辦你們」(伯四十二7-9)。如此約伯的身份就成為三個朋友和神之間的中保,如同祭司一樣將人帶到神面前。就如保羅是神福音的祭司,將外邦人獻給上為祭(羅十五16),祭司真正的身份是將罪人帶到神面前。這是神特別給他的寶貴的職分,有極大的榮耀,是他從前所沒有的,也無法靠自己能夠得到的。這身份預表耶穌基督,我們有罪的人到主面前,神悅納祂的兒子耶穌基督成為大祭司,為我們贖罪,我們藉此得蒙赦罪。

神在約伯記第一章稱約伯為祂的僕人,到最後一章他成為神榮耀的祭司。神知道約伯缺少甚麼,就主動藉著魔鬼所作的來鍛鍊約伯,約伯在這事上顯出他的忍耐,能承受神容許的打擊;經過考驗後,神就將榮耀的職分賜給他,使他成為神和人之間的中保。這是存到永遠、蒙神記念的職分,是極大的屬靈福氣;價值遠超過地上所得的財寶,因為那不過是短暫的,很快會成為過去。約伯更深認識神以後,神沒有立即接他回到天上,相反要他活在地上多140年,但這是不一樣的人生,因神要透過他叫人認識神。

雅各叫人去思想受苦能忍耐的先知,因他們經歷苦難後看見神交託給他們的更美職分。神後來給他們的遠遠超過他們先前所有的,因為神要將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加給屬祂的人,特別是祂的僕人。新約時代門徒要被差遣去傳道前,同樣要經過主的教導和鍛鍊。在行平靜風浪的神蹟前,主耶穌在船上睡著了,看來「沉默」而沒有理會門徒;約伯記中神也是長時間沉默不發一言,好像沒有理會約伯。耶穌的沉睡對門徒來說,其實是鍛鍊的機會,要訓練他們日後在祂升天之後,信靠神去忍受困難。耶穌後來被門徒叫醒,隨即責問他們為何沒有信心,因門徒說了一句話:「你不顧麼?」(可四38)門徒在患難中不能忍耐到底,因為他們信心不足,不認識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的。神不會出錯的,在各樣事情上祂仍掌管;神更不會存心害祂的兒女,神有時容讓苦難臨到,都是為我們的好處。門徒經歷過平靜風浪的事後,認識到自己的小信,更認識到主是憐憫和慈愛的,他不會不顧他們而去。

神藉各樣事情造就祂的兒女,要我們更深認識祂,以致有信心能夠忍耐到底,得著因忍耐而來的福氣,更能將人帶到神面前,因今天我們每一個得救的人都蒙神賜下這職分(林後五18)。

講於2019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