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是甚麼?(一)

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彼前1:1)

基督徒有時會被人問到,「你是去哪個教會聚會的?」或者我們也這樣問別人。問的原因是因為現今不同的聚會非常多,而且我們也處於一個教會歷史上從來沒有如此多異端的時代。如果希望了解一個基督徒的信仰狀況,從他恆常聚會的地方可以比較快地有初步的認識。其實以前的基督徒很少有聚會地方的選擇。早期的教會沒有名字,因為常常有逼迫的緣故,通常也沒有固定聚會的地方,更加不用說禮拜堂了。新約的書信,通常寫給「在某某地方的聖徒」,或者是「在某某地方的教會」。當時每個地方有一批的基督徒,常常一起聚會交通,沒有複雜的架構,也沒有不同的宗派,不同的聚會等等。當時聚會的地方一般在不同聖徒的家裡,因為地方場所的限制,每個地方的聖徒一起聚會,也不一定都在一個地方,常常會分布在不同的家裡。因此,也沒有個別聖徒離開一個聚會的地方,到別的教會聚會的情況。因為大家一直在同一個教會,同一個基督的身體裡面。

後來(主後313年)君士坦丁王受到(很可能是從邪靈來的)影響,把基督教指定為國教。政權對教會的逼迫馬上停止了,而且政府提供了各種的資源,很快的各處聚會的建築物開始出現了。政府提供和控制了神職人員,並且君士坦丁以「教會的元首」自居。很快的大量假信徒湧進各處的聚會,天主教也漸漸地成形了。當天主教開始以「教會」,甚至「唯一的教會」自居的時候,每個地方的聖徒開始離開這個不是屬於基督的團體。這些聖徒受到天主教非常血腥的逼迫和鎮壓,過著的卻是和初期教會很相似的聚會生活。每個地方的聚會也因此分成「天主教的禮拜堂」和聖徒們在各處各家的聚會。在這個時期裡,真實的教會其實並不存在於天主教宏偉的禮拜堂裡,而是聖徒們在不同地方聚會成為教會的一部分。

宗教改革帶來了不少真理上的改正,也同時帶來了各種不同的宗派。在德國馬丁路德的影響慢慢地成為「路德會」,還有在瑞士加爾文影響的長老會,重浸派的浸信會等等,這些都是後來宗派教會的開始。因為當時政治和逼迫的原因,每個地方也只有一種的聚會,有時還有天主教也在同一個城市裡面。只是在宗教戰爭和種種的政治改變以後,各處才開始有不同的宗派出現。有人以為,開始有不同的教會出現了。其實並非如此,耶穌基督的教會只有一個。不同地方的聖徒聚集,我們只是教會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