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所引經文的第24節中,耶穌基督明說我們禱告祈求的必定可以得著,而那個秘訣就是「只要信是得著的」,當人履行了這個條件,所求的「就必得著」。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馬太福音17:8)
牧者心聲 合而為一(二):與不信的組織分開 劉君堯
講台信息 我若是神人 楊嘉榮
講台信息 世上的鹽和光 林澤揚
文章分享 有效的祈禱 胡恩德
一般人都是接近自己喜歡的人,共同興趣或愛好的人,共同背景、習慣和語言的人。有人以為在教會裡面也這樣做,就叫做「合一」了。其實這樣反而容易出現不同的「群組」,容易造成隔膜。其實聖經的教導是「在真道上合一,一同認識神的兒子」。神眼中的合一不是從「彼此」開始,而是從我們與祂合一開始。「一同住在主裡面,主也在我們裡面」,才是神把我們合一的途徑。
聖經常用當時的人所熟悉的事物來解明真理,叫人藉此反思屬靈的生命。保羅這樣對提摩太說,可見提摩太或許因一些困難,而不想勞力,不想再堅持事奉下去。如果農夫見撒種後不見農作物發芽生長,再澆水也不見成果而放棄,這樣我們就沒有糧食了。縱然時間很長,但心裡要存著經過勞力就能得到,這個似乎是保羅要提摩太思想的。在他軟弱時,叫他思想,叫他剛強起來。
牧者心聲 合而為一(一): 聖徒的合一 劉君堯
講台信息 基督徒應像勞力的農夫 楊嘉榮
講台信息 找住機會多結果子 趙永欣
文章分享 不結實的無花果樹 史祈生
這節經文正正描繪出我們所信的三一神的一個永恆屬性,「一樣不改變」的意思不是說耶穌的狀態一直不改變,因為我們知道祂成為肉身、降生、成長、受死、埋葬和復活等,而是指祂永恆的屬性。父神一點不改變,聖子耶穌基督,三一神的第二位,同樣一點也不改變。因為耶穌基督的完全,祂不可能進步(神學上來說),當然祂不會退步。所以我們不用擔心祂的能力會隨時間而減少,祂的慈愛,昨日、今日、直到永遠都不會變,也不會減少。
施恩座是為神的百姓和兒女設立的。希伯來書四章特別提到,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座前,是因為我們的大祭司耶穌基督既是「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又是「體恤我們軟弱」的大祭司。祂的體恤讓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然而,祂的「升入高天尊榮」讓我們有另外一種能力,就是可以「持定所承認的道」。
想起哥林多教會,許多人就會想到她的敗壞:紛爭結黨、淫亂、混亂主餐、拜偶像和不順服等。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是另一幅圖畫,看看當中有沒有一些身分認同,叫我們今日看教會,看弟兄姊妹時,我們會為他們鼓掌並與他們一同跑下去。
神絕不是偶然尋見的!人若要尋找神以外的事物,大可靠自己。如果他夠能幹,或許可以找到它們;但他絕不會得著神。如果有人以追求神來滿足內心的慾望,他將不會尋見神。創造天地的全能之神,不是世上許多寶物之其中一件,甚至也不是當中最貴重的寶物。祂若不成為我們的一切,祂對我們便毫無價值。
牧者心聲 施恩座(下)-為持守真道而設立 劉君堯
講台信息 只有一件事 黃海洪
講台信息 同蒙恩召,合一見證主 呂廣輝
文章分享 神若不成為一切,就毫無價值 陶恕
文章分享 基督的完備 孫德生
啟示錄十一章19節告訴我們神在天上有一個殿,那裡還有(天上的)約櫃。我們自然可以知道,有約櫃就有施恩座,神在天上的寶座也可以說是「施恩座」。希伯來書四章16節提到的就是這個施恩座。所以我們可以很有把握地說,神的心是十分願意向祂的兒女施恩的。
安提阿教會不但熱心傳福音,信徒的靈性也很美好。靈性好與傳福音是分不開的。為何安提阿教會那麼多人歸服主,因為他們受勸勉,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如此就帶出了傳福音的果效了。安提阿教會給人的感覺,不單是很多人、很熱鬧,他們的表現也令周圍的人給他們專稱為基督徒。很明顯他們從這些人身上看見耶穌基督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