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於這世界的生命

經文:約十八28-40

這段經文記載了彼拉多審問耶穌的過程。耶穌在被捉拿和受審的過程中,很少為自己答辯;即使彼拉多表明若沒有他為他說話,他必受刑,耶穌仍不為自己申辯,因為他知道他要成就救贖,為人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既然在受審時很少為自己開口,那麼他所說的每句話都必定是十分重要的真理,所以我們要從這段經文中細心思想耶穌所說的每句話。

猶太人的王

猶太人在客西馬尼園捉拿耶穌後,隨即開庭審訊。他們企圖以假見證控告耶穌,但始終不能得逞;隨後就以耶穌自認為神的兒子為由,定耶穌的罪。接著就連夜將耶穌押送到彼拉多的衙門去,這地方是猶太人不願意進去的。審問耶穌的那日正是逾越節,猶太人為了守節不願接觸外邦人和死屍,因為摩西律法列明那是不潔的;由於衙門不時有外邦人受審,有些犯人更會被當場打死,在衙門接觸到這些的機會很高。因此,他們將耶穌交給彼拉多的手下,由他們將耶穌帶到彼拉多面前受審,而他們就在衙門外與彼拉多對話。所以在衙門內的整個審問過程中,只有彼拉多和耶穌面對面對話,猶太人是不在場的(約十八28-29)。

彼拉多起初不大願意審理這事,因為這看來是猶太人自己的宗教糾紛,並示意要猶太人自己解決這事;但猶太人拒絕,因為他們沒有殺人的權柄(約十八31)。當時要將人處死,只有犯了嚴重罪行才會執行,猶太人為了讓耶穌的罪名嚴重到可以判死刑,就控告耶穌「誘惑國民,禁止納稅給凱撒,並說自己是基督,是王。」(路廿三2)彼拉多知道一旦是叛亂罪,即反羅馬政府,是非常嚴重的;為要弄清楚事情的底蘊,他不得不繼續審理。因為這個緣故,彼拉多就問耶穌是不是猶太人的王?意思是問耶穌有沒有帶領猶太人反羅馬政府。耶穌沒有答是或不是,他只說:「這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別人論我對你說的呢?」(約十八33-34)其實耶穌知道答案,只是彼拉多不知道。耶穌要彼拉多想清楚猶太人告他卻一直找不到他的罪狀,這個罪狀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還是有人對他說的?彼拉多回答說他不是猶太人,他只是接手處理這案,接著直接問耶穌做了甚麼事以致遭這群猶太人非置他於死地不可。耶穌的回答首先矯正彼拉多的觀念,這也是我們需要思想的。耶穌的意思是猶太人和祭司長不是他的民,自然他不是他們的王;接著耶穌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十八36)我的國不屬這世界這句話重複了兩次,表示十分重要,是我們要看重的。

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古代的國家都有王,與今天不同;但今天的國家主席或總統等,功能與王相近。現代人對王或國的觀念較為薄弱,但作為主的僕人或臣僕,就必會為主爭戰,那麼我們有沒有為主爭戰?主耶穌說他的國不屬這世界,即是說戰場也不在這世界。從這推想,這世界以外還有其他的世界,而耶穌的國就在那裡。我們稱耶穌為主,因屬於他的國,是祂世界裡的國民。按照神藉保羅所說,我們是天上的國民,天國不屬現今這世界(腓三20)。耶穌被捉拿、被定罪,沒有人將他從苦境救出來,這也間接印證了他所說的話。既是如此,他就沒有帶領過猶太人去推翻地上的政權羅馬政府。

接著彼拉多直接問耶穌是不是王,耶穌直認不諱。耶穌是以王的身份來到世界,成為人的樣式,為要將真理見證給人;將天上真實的事告訴人。其實我們對這世界以外的事一無所知,若不是神自己告訴我們,沒有人能推想、能明白這物質世界以外的事。因我們只能憑眼見的事物去認識、判斷和學習,看不見的事我們無從掌握。或許有人認為科學家很了得,發現看不見的細菌;但細菌是當顯微鏡發明後通過觀察才發現的,亦是通過多番研究後才有的知識。看不見的事物,人無法得知真相,例如宇宙粒子是看不見的,但科學家說每秒鐘有幾千萬粒子穿過我們。這是因為有人發明了儀器,當粒子通過時產生反應才可以觀察得到。因此,看不見的是否就代表不存在?明顯不是。我們所處的這世界只是眾多世界的其中之一,當中所知道的至少有屬靈的世界和屬物質的世界,兩者是獨立存在的。這個世界毀滅,不影響另一個世界的存在;但屬靈世界發生的事,卻能影響屬物質世界的事。根據啟示錄的記載,天上屬靈的爭戰和地上的大災難是相關的。

不屬這世界的爭戰

神透過保羅指出我們是與空中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12),而不是鼓勵我們在地上爭戰。有人認為傳福音是屬靈的爭戰,但其實別人對我們所傳的或扺擋或相信,結果都不在我們的掌握中;一個人信或不信,背後的原因我們不知道。惟一知道的,是當我們傳福音時,魔鬼必然會作工,使聽的人內心產生許多疑惑,繼而敵擋真理。傳福音時最好是兩個兩個的,一個傳,一個祈禱;祈禱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祈禱就是在屬靈的層面作工、爭戰。

或許有人認為祈禱是要改變環境或改變事情,但其實最主要是改變自己,就是人在祈禱時被神改變,正如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時的祈禱。聖經形容耶穌的汗珠大如血點,但神沒有將他的苦難挪去,惟一改變的是耶穌自己:由驚慌、懼怕,到得著能力面對,能安慰門徒,能夠將自己完全交在神的手中,這就是在神的旨意下的祈禱。因此,我們要謹記我們的爭戰不在這世界,不要花時間和心思在這世上要得甚麼,否則最終只是徒勞無功。因為神記念的是那些真正為祂而爭戰的人,祂的戰場不屬於這世界。

耶穌說他來到世上,是特為給真理作見證,意思是將真實的事告訴人,在這裡包括耶穌的國不屬這世界,以及耶穌就是那國的王。彼拉多的結論是查不出耶穌有甚麼罪來,因為就算耶穌如猶太人所說的是王,但他的國不屬這世界,他沒有造反,罪就不至於判死刑。可是猶太人不分是非黑白,仍然要求處死耶穌,要把他釘十字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他的罪狀是「猶太人的王」,用希伯來文、希臘文和拉丁文三種語言寫下的,目的是要讓在場大部份人都知道耶穌為何要被處死。其實耶穌從來沒有說自己是猶太人的王,他只說自己是王。彼拉多為了定耶穌的罪,就加上「猶太人的」幾個字,眾人看見就聯想到耶穌一定是造反才被判死刑。釘十字架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在猶太人的歷史裡,在耶穌之前和之後,都有不少人因反羅馬政府而被捕釘十字架。但耶穌的例子是特別的,因為即使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仍需釘十字架;耶穌不是因犯了甚麼罪而死,他只為我們的罪而死。彼拉多當然不明白耶穌的情況,當猶太人看見這個罪狀牌時,叫彼拉多修改,因為他們不認耶穌是猶太人的王,但彼拉多見已寫了就不願改。

活出不屬於這世界的生命

既然耶穌的國不屬這世界,戰場不在這世界,他的國民處世應該有怎樣的態度?是否每天只營營役役為地上的事忙亂?還是應當將眼光放在屬天、長遠的事上?「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6-18)保羅勸勉我們顧念那不見的,因為看不見的是永遠的;看得見的這世界是暫時的,因此我們不應將心思時間全然投放其中。我們要有信心來接受那看不見的,顧念那永遠的事。信心是看那看不見的為實在和經已發生,看未發生的事為必發生的來接受。我們每天都要用信心生活,更要將信心延伸到天上的事去。那看不見的是永恆的,我們是屬於那裡的,所以我們更要看重、更要顧念。

「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於赤身了。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為此,培植我們的就是神,他又賜給我們聖靈作憑據。」(林後五1-5)我們的肉體會毀壞,不能承受神永遠的國度;因此到了時候必須改變,而那改變是永遠的,就是我們要穿上另一個身體,是榮耀的身體。信主的人會得到永遠的生命,這生命再沒有痛苦、悲傷,所以我們要顧念那看不見的、天上的、永遠的和將來的。保羅明言不是願意脫下這個,乃是為要穿上那個;即不是要脫離現在,而是要我們渴望有一天進入永恆的國度,這渴望就帶動你能夠在地上面對一切。如果你知道有一天會移民到天國,就會花心思、時間來認識那裡的情況;並聯絡有同一心思的人,彼此分享,互相激勵前行。或者你也會將積蓄換成天上的財寶,正如主說:「將財寶積攢在天上。」(參太六20)天上的財寶沒有蟲子咬和盜賊偷,但地上的財寶會朽壞。在地上痛苦也是短暫的,保羅形容是至暫至輕的,比起將來永恆、無比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耶穌應許我們他會再來接我們到他那裡去,也應許將永遠的生命賜下給我們,他必然能夠成就。永生由我們決志的那刻開始已得到,只是我們的身體還未改變,還沒得著神所預備給我們的榮耀。我每天都鼓勵自己要竭力認識主;將心思意念從地上轉往天上,活出不屬於這世界的生命,讓身邊的人看見;更要將永恆的福音傳開,讓別人也知道天國的真實。

講於2019年6月9日,未經講員過目。